據文明日照報道,11月9日起,山海天各主要路口又來了一批文明勸導員,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三定”模式:人員相對固定、路口固定、時間段固定(早、晚高峰),而且將會一直堅持,常態長效開展。
志愿服務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了重要貢獻,日照市的“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行動,更是創造了機關志愿者在斑馬線上有塊“責任田”的志愿服務品牌,得到了各大媒體的矚目報道。
汽車禮讓行人在日照市蔚然成風,電動車、行人是否就一定會“走路”了?答案是未必。電動車逆行者有之,行人越線停止、不走斑馬線者有之,外賣小哥“搶跑”者有之,尤其數量繁多的電動車,其快速高效固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若是不規范行駛,就會給道路帶來很多不安全因素。
各大路口警力本來就緊張,有些喊了也不聽、嗖地就跑了的電動車,頗讓執勤交警頭疼。警力“寡不敵眾”怎么辦?山海天交警的新路徑就管用:依托日照暖陽公益聯合會進行專業化組織,會同日照牽手志愿者,定人、定時、定點,執勤勸導。
“三定”提升了文明勸導的專業化水平,黃馬甲、小紅帽、小紅旗、白手套、肩燈、哨子等統一的裝備,人員相對固定,從以往的站完就走、輪流輪崗,到如今的在“同一個戰壕”,加上執勤交警的實地輔導,再匯聚起交警進社區的力量,他們文明勸導的姿勢、手勢就會越來越標準規范,勸導水平就會更高,取得的實效就會更大。
志愿服務不僅僅是風景線,關鍵要管用。精致城市建設,需要更高水平的文明交通;更高水平的文明交通,需要更為專業的文明交通勸導。“三定”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
(來源:東行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