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深秋,天氣涼爽干燥,正是一年“曬魚”的好時節。連日來,頗具嵐山特色的限定風景“曬魚”上線。漁民們趁著晴好天氣,開始晾曬各種魚類,在微涼的海風、和煦的陽光中,新鮮的魚兒,醞釀出獨特的美味。
秋風習習,陽光和煦。10月30日,記者走進嵐山區嵐山頭街道,隨處可見“曬魚”的“大場面”,從空中俯瞰,蔚為壯觀。走進晾曬場內,各個種類的魚攤放在曬網內,或整齊地懸掛在魚架上,在陽光的照耀下,魚干透著光亮,泛著銀光,一派漁村風情。
在嵐山,“曬魚”不僅是一種保存食物的傳統方法,更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景象。勤勞質樸的漁民們將新鮮捕撈的魚清洗干凈,整齊地擺放在竹篾或懸掛在繩索上,讓它們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魚的水分逐漸蒸發,散發出濃郁的咸香氣息。
作為有名的漁業生產重鎮,嵐山頭街道坐擁5.5公里長的海岸線,建有4處港口、2處碼頭,全街道17個村居全部都是漁業村,現有大小漁船近1000艘,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居民世代耕海牧漁,漁文化歷史悠久,“曬秋”是當地由來已久的傳統農事。
據漁民介紹,“曬魚”最好是晴天里晾曬,晾曬的位置盡量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這樣曬出來的魚干肉質緊實,還保留原有的鮮味。
“曬魚”的過程也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漁民們憑借經驗和耐心,等待著魚兒在陽光下慢慢蛻變,成為美味的佳肴或長久保存的食材。無論是用來烹飪家常菜,還是作為特色的禮品饋贈親友,曬魚干都承載著深秋的味道和人們的美好期望。
如今,曬魚干不僅是嵐山味道,更是遠近聞名的產業。在這里,每年會有數百噸魚干銷往全國各地。曬好的魚干和普通的魚相比,價格翻了幾倍,漁民們的收入也更加可觀,傳統的工藝發展成為了致富的產業。(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輝/文 通訊員 葉連俊 丁明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