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嵐山訊(通訊員 李海東)近日,筆者在碑廓鎮丁家莊河道治理現場看到,去年冬天新修的河道內河水滿滿,河道兩側600余畝麥田的灌溉有了保障,村民正忙著栽植綠化樹木,沿河風景線雛形初現。這只是該鎮垛子山流域林水連片治理項目的一個縮影。
該項目位于碑廓鎮東北部,涉及10余個村,先后投入1200萬元,整治河道4條,修繕塘壩13座,栽植樹木15.5萬棵。該治理項目,以通道連綠、環庫綠化、環村綠化、整治河道為主線,先后完成灣溝河、甫田河、丁家莊河、王家莊河治理,治理玉峰嶺、宋家嶺等塘壩13個,清理積存垃圾1.5萬余立方米,清理“三大堆”216處,疏浚河道3600米,改造溢洪道11條,拓寬河床1890米,襯砌河岸1860米,硬化沿河兩側路面約6000米,設置截潛6道,整修漫水橋13座,新建跨河橋4座,完成河道兩側綠化和通道連綠,栽植法桐、紅葉石楠、龍柏等綠化苗木10萬株,完成村莊內主、副街道綠化,創建綠化示范村10個。
項目推進過程中,注重做好結合文章,在丁家莊段,與鄉村旅游相結合,設計建設了“六景、五亭、三橋、二壁、一園”,提升治理整體水平。在宋家嶺段,與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相結合,在掛鉤復墾區內規劃櫻桃采摘園,打造旅游農業。
在林水會戰過程中,該鎮堅持全域統籌、系統治理、全民參與,突出綠化生態、水系生態等重點示范工程建設,以綠化養治水,以治水促綠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計劃林水會戰三年完成造林2000畝、中幼林撫育3000畝,綠化省、縣、鄉級等10條道路,綠化坪嵐鐵路兩側1.3萬米,栽植綠化樹木1.8萬棵,環庫綠化小型水庫10座,打造綠化示范村30個,預計到2018年末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45%。
同時,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和維護各類水利工程58處,年新增蓄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實施2條小型河流綜合治理,新建改造23個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1.5萬人,提升全鎮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態環境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