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下發《關于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通知》(發改地區〔2018〕1712號),支持10個設立在市和4個設立在園區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努力將示范區建設成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功能平臺。山東省2個市獲批,分別是威海市和日照市。
《通知》提出,示范區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陸海統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知》明確,示范區建設要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圍繞主要示范任務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和任務,把握建設時序和節奏;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嚴管嚴控圍填海活動,加強濱海濕地和海島保護,最大程度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構建藍色生態屏障。
根據《通知》要求,14個示范區根據區位優勢的不同,有特定的任務示范。
(配圖威海市照片)
山東威海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主要任務是發展遠洋漁業和海洋牧場,推動傳統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和海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威海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輻射區、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載體、第一批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近年來,威海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據統計顯示,2017年威海海洋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7.6%,培植年產值過億元的骨干龍頭企業80家。威海此次將以“三次海洋產業融合”為主題,整合放大海洋發展優勢,打造活力迸發的海洋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到2020年,全市實現海洋產業增加值1550億元,遠洋作業漁場發展到20處,規模化海洋牧場育苗場達到50處,海洋生物醫藥制品產業集群產值200億元以上,海產品交易量達到400萬噸/年等。
(配圖日照市照片)
山東日照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主要任務是推動國際物流與航運服務創新發展,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近年來,日照結合自身優勢,加快打造海洋經濟體制機制創新、海洋產業聚集、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生態文明等區域性海洋功能平臺,海洋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加快提升,海洋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動力。下一步,日照將以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重點,推動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涉海基礎設施綜合支撐體系,提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開放合作水平,加快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省海洋局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