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濤雒鎮下元三村黨支部書記朱永光因該村一貧困戶死亡后仍享受扶貧政策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僅是近日東港區通報的28起扶貧領域作風問題中的一起。
今年以來,東港區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到脫貧攻堅全過程,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紀律保證。
為避免“虛假式”“算賬式”“指標式”“游走式”脫貧等問題,東港區紀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區督考局和扶貧辦對《東港區脫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進行修訂,進一步明確扶貧領域不擔當、不作為、工作不力、貪污腐敗、侵占挪用等6大類33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應問責情形”,扎緊織密制度籠子,劃出作風“紅線”,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戴上“緊箍咒”。
“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問題,嚴防‘雨過地皮濕’。”該區積極構建集中整治“一盤棋”格局,從區紀委監委以及區扶貧、組織、財政、審計、督考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聯動檢查組,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深入扶貧重點鎮、村居、項目,圍繞扶貧資金、產業項目、“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信息采集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2次,發現問題線索21條,并對發現的問題線索追根溯源、見物見人,點對點抓落實,確保作風突出問題解決到位。
與此同時,東港區還注重用好問責利器,以精準問責推動脫貧攻堅。對精準扶貧作風不實、敷衍塞責,侵害群眾利益、損害黨的形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屢查屢犯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實行快查嚴處、“一案雙查”,頂格問責處理。今年以來,共對46名黨員干部進行了處理,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東港訊(通訊員 柳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