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聚光燈下,日照東港區曲阜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合唱團的孩子們身著靛藍星空禮服,宛若靜立的星河,演繹的《山中月》,純凈音色如清泉交織,真摯情感動人至深。憑借精湛的音準與藝術表現力,他們征服評委,勇奪山東省第七屆中小學教師合唱展示活動學生組第一名。這支隊伍的精彩綻放,正是東港區深耕美育沃土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東港區教育和體育局深入踐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理念,全面落實國家及省市美育工作部署,通過理念創新與活動深耕,持續提升學生審美素養與人文底蘊,推動區域美育工作邁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深植文化基因
打造“一校一品”美育特色矩陣
“讓本土文化在孩子筆尖活起來!”在日照市北京路中學“農民畫工作坊”,學生田子禾正描繪漁家豐收圖景,靛藍的浪花紋樣源自老漁民衣襟。該工作坊曾獲教育部實踐工坊三等獎,墻上《海蠣豐收》《織網謠》等作品散發著濃郁海韻。
工作室創始人任忍老師帶領學生走訪漁村,采集船號子、記錄老手藝,將漁鼓、帆影、浪花融入校本教材。像這樣的文化深耕已在全區扎根:日照市金海岸小學將管樂排練曲目融入日照漁歌旋律,日照市東港區天寧小學把甲骨文鐫刻在海貝工藝品上……目前全區已形成100余個特色美育項目,4所學校入選全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校。
“各學校立足地域文化沃土,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因校制宜打造特色美育課程與實踐品牌,生動呈現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繁榮景象。”東港區教體局教育科研和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于春榮說。
營造浸潤環境
構筑向美而生校園文化場域
假期前,每當課間鈴聲響起,日照市新營小學的走廊化身“行走美術館”。五年級的孫瑞陽駐足欣賞海洋裝置藝術,又雀躍地穿梭于各藝術展區,目光在同學們的作品上流轉。
美術老師白玲翻開手機相冊,只見屏幕上瞬間鋪展開一片絢爛的藝術天地:線條利落的版畫透著獨特的肌理感,流光溢彩的掐絲琺瑯畫閃爍著細膩的光澤……一張張學生作品錯落陳列,仿佛把整個校園的創意與巧思都收進了方寸之間。
作為立德樹人與美育主陣地,東港區各校精心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巧妙利用教室、走廊、宣傳欄等空間,構建特色鮮明的美育環境。同時,依托校園文化主題,各學校普遍建立書畫藝術長廊、美術工作坊及多樣美育社團,塑造全方位育人空間。這種無聲浸潤,有效引導學生發現感悟自然、生活與心靈之美。
普惠全體學生
搭建“人人出彩”美育實踐舞臺
在前段時間落幕的全區“音為夢響劇繪青春”校園藝術節展演現場,日照市東港區天寧小學帶來的原創劇目《捍衛“睛”彩》,成為了全場焦點。孩子們化身護眼小衛士,將知識融入動人故事,展現表演功底與生活思考。“我們要拆掉舞臺的隱形門檻。”據區教體局體衛藝科副科長李艷萍介紹,“全區年均舉辦美育活動超300場,班班參與率達100%,部分學校今年還推出“藝術存折”,記錄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近三年全區摘得省級及以上藝術獎項137個,美育社團從42個激增至219個。
同時,東港區積極組織學校參與各級各類展演,成果斐然。日照市金海岸小學、日照市新營小學榮膺“中華杯”中國優秀管樂團隊展演最高榮譽“示范樂團”;日照市金海岸小學金帆合唱團斬獲第八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小百靈”最受歡迎少兒合唱團稱號,日照市濟南路小學和日照市新營小學的繪畫作品獲教育部主辦的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東港區教體局連續六屆獲得全省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優秀組織獎,并于2022年、2025年兩度榮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優秀組織獎。豐碩成果有力印證了東港學子藝術素養的顯著提升和全面發展。
“立足新起點,我們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深化美育改革創新,推動區域美育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讓美育之花絢麗綻放,為培養時代新人厚植藝術沃土。”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宋磊表示。(通訊員 王謀利 尹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