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林森 杜新帥)今年以來,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舉全區之力抓好“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實施“一軸四帶”開發戰略,做大做強臨港產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國家級一流開發區建設邁出新步伐。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1%、12%、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4%。
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圍繞職員制改革,完成了崗位設置、人員過渡、檔案封存、競聘上崗,建立起“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工資能高能低”的人事分配制度,激發各級干事創業、推動發展的激情和活力;圍繞行政審批改革,組建了行政審批局,將區內所有審批事項集中辦理,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圍繞綜合執法改革,設立綜合行政執法局,整合500余項執法事項,下沉執法隊伍,實行區域化管理,做到“一支隊伍管執法”;圍繞區域化評價改革,對新規劃園區,整體完成了水土保持、環境影響、地質災害等評估評審,實現成果共享,提高項目入駐效率。
聚力“三招三引”。該區新成立招商委員會和9個產業園區,實行一個領導、一個園區、一支隊伍、一塊經費、一項任務、一個目標的“六個一”機制,逐一簽訂軍令狀,砸實領導責任和招商任務數,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招引任務。
今年以來,該區先后到濰坊、棗莊等地學習了招商引資、資本運作的經驗,赴韓國、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晉城等地舉行大型推介會16場,小分隊招商82次,新招引和新開工項目119個。積極開展招科引技、招才引智活動,與中科院等達成技術合作7項,連續兩年每年引進1名“千人計劃”專家,是目前全市在該領域僅有的兩名高端人才。
培育壯大臨港產業集群。在建鏈上,開發區規劃了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元泰生物、潔晶新三聯等項目推進良好;在建成外商服務中心、現代創業中心、工業鄰里中心的基礎上,又建成日照工業設計中心,打造出目前全市唯一一個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創意園區。在補鏈上,推進了順亞邦物流、裕恒模具、歐亞專用車等汽車及零部件項目和賽諾科技、古工船舶、尼羅重工等海洋裝備制造項目。在強鏈上,今年該區計劃實施總投資48億元的28個產業鏈技改項目,進一步提升壯大現有產業。
優化發展環境。在硬環境建設上,實施了總投資22.6億元的城建計劃,新開工20項重點工程,今年計劃推進6個村居的整體改造,服務推進奎山綜合交通樞紐、204國道繞城線等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在軟環境打造上,深入開展效能建設,落實“全天候、保姆式”的三級服務承諾制,積極推進2.1萬平方米的行政審批中心建設,致力營造國際化、服務型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