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牟艷霞 通訊員 張文軍
先進的一鍵換展技術、現實感極強的AR發布廳、極具沉浸感的內穹頂球幕……11月30日下午,一邁進日照蒼穹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全市深入推進“突破園區、聚力招引”現場觀摩會與會人員就被平臺的先進技術所吸引,詳細聽取介紹,現場體驗新技術,仔細詢問平臺運營模式。
這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新打造的“雙創”平臺。平臺由中國鑄造協會旗下的中鑄云商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運營,它的數字化工業展廳、鑄造行業B2B電商平臺、中德研究院等工業服務機構,將成為日照開發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以來,日照開發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通過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加快經濟提質增效步伐。
發展新業態 培育新動能
總投資10億元的正源高端化工裝備制造項目,其投資建設方——— 南京正源集團,是國內精細化工機械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部分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這是日照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業招引的新突破。
經濟要發展,產業結構一定要科學。為此,日照開發區在做好傳統產業“建鏈、補鏈、強鏈”的基礎上,加大對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等產業的招引,構建科學經濟體系。
日照開發區專門打造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建立生物技術聯合研發中心,配套集中供熱工程,全力培植新經濟增長極。目前,該區已與古巴國家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中科院等6家科研機構、中國藥科大學等12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重點瞄準生物醫藥、生物制造、海洋生物工程、醫療器械四大板塊集聚產業項目。園區已落戶項目7個,5個項目已投產。
該區還規劃了占地600畝的軍民融合產業園,對接中國航空工業、際華集團、國防大學等軍工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重點招引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目前,園區一期起步區的展廳和辦公區已投入使用,3個標準化廠房預計明年4月投入使用。
嫁接新技術 “老樹”發新芽
現代路西、成都路東的現代派沃泰自動變速箱三工廠項目正在建設。該項目投資1.6億美元,主要生產現代汽車集團的最新戰略產品———伽馬無級變速箱,具有能耗低、舒適度和操控性好等特點。項目建成后,派沃泰3個變速箱工廠將具備年產140萬臺變速箱的產能,成為世界最大的自動變速箱生產工廠。
瞅準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契機,日照開發區投資7.6億元的齊聯建工項目上馬。不僅生產裝配式建筑,該項目還與青島理工大學合作,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將研發環節融入其中,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裝配式建筑生產研發基地。
汽車零部件、建筑業都不是新興產業,但當傳統產業搭配新技術、新業態,卻同樣可以煥發新生機。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技改,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修課,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制勝“法寶”。
據統計,今年以來,日照開發區已組織實施總投資達100.4億元的52個技改項目,部分產業技改成效明顯。如漿紙印刷包裝產業,1—10月份,全區漿紙產業共完成產值93.7億元,增長30.7%,除市場因素外,新生產線、新裝備的啟用也是拉動增長的重要原因。
搭建新平臺 引領新跨越
科技創新,離不開平臺的建設。
今年以來,日照開發區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置于園區配套的重要位置,不懈耕耘。
為企業“量身定制”標準化廠房,現代創業中心一期7.5萬平方米廠房全部入駐企業,二期正在辦理相關建設手續,并于明年動工開建;
日照開發區管委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元泰生物及古巴生物技術專家卡洛斯博士四方共建的生物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目前已引進全市首位外籍全職院士,為全區乃至全市生物醫藥產業提供研發、服務支持;
新引進的軍民融合產業園、日照蒼穹兩化融合服務平臺也將發揮其研發中心、中鑄協等中心、平臺的作用,招引項目,服務企業;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來棲。高水準創新平臺的搭建,不僅引來了項目,還引來了高端人才。統計顯示,“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實施以來,該區共引進各類創業人才(團隊)15個、創新團隊26個、高層次創新人才210名。這些高層次人才,將為日照開發區企業的跨越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