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宋慶艷)8月1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五蓮縣召開縣域經濟發展現場辦公會,為五蓮縣的發展把脈會診,梳理思路,解決問題,要求五蓮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聚焦“富民強縣”總目標,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用人導向“三個導向”,突出振興工業、做強旅游“兩大主攻方向”,抓住“突破園區、聚力招引”、改革創新、新型城鎮化“三大抓手”,努力建設綠色發展的“先行區”和新舊動能轉換的“示范區”。市委書記劉星泰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齊家濱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鄒斌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兆亮,市委常委、秘書長馬先俠,副市長李峰、高月波、林彥芹,市政府秘書長黃秀芹出席會議。
與會人員首先現場觀摩了綠色莊園公共型保稅倉庫及北郊賓館、白鷺灣科技金融小鎮、訂制廠房、華斯特林機電、信息家電產業園等項目,隨后集中開會。在聽取縣委、縣政府工作匯報后,劉星泰指出,五蓮縣是全市接軌青島的“橋頭堡”、旅游業發展的“主陣地”,生態優美、區位優越,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干部群眾樸實肯干,已經具備了跨越發展的條件。去年底,市委對五蓮縣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后,新班子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腳踏實地、干事創業,各項工作有了較大起色。但是,當前五蓮縣的發展仍然存在綜合實力弱、產業層次低,發展氛圍不夠濃,思想不夠解放,對外開放意識還比較弱等問題。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進一步聚焦問題、精準發力,重點是聚焦綜合實力弱的問題,通過引進大項目、培育大產業,來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確保“十三五”末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全省中游水平。要牢固樹立“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用人導向,發揮好用人“指揮棒”和“風向標”的作用,引導激勵更多的干部投身到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潮中。
劉星泰強調,對于五蓮來講,振興工業和做強旅游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或缺,一定要統籌考慮、協調推進。要堅持把振興工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中之重,按照“兩手抓、兩手硬”的要求,做好“轉型升級”和“增量擴面”兩篇文章。要加快推進汽車及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并搶抓機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積極推動石材建材、橡塑、輕紡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引進“四新”項目,努力培育更多的經濟增長點。要站在全市乃至整個山東半島,甚至全省、全國的高度,來審視和定位五蓮的旅游業發展,積極推動“山海聯動”,努力把五蓮打造成山東半島的“后花園”。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加強對旅游業發展的整體謀劃、系統開發,加快建設一批震撼力、互動性、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進一步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
劉星泰要求,五蓮縣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把實施“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與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加大園區建設和“三招三引”力度,聚力突破市北經濟開發區、石材產業園和五蓮山旅游度假區。要按照“精準招商”的要求,打好生態牌、念好資本經、唱活專業戲,提高招引成效。要進一步用好改革這把“撒手锏”,繼續加大投融資、用人、“放管服”等重點領域的改革力度,不斷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要按照“產城融合”的理念,加快打造縣城和市北經濟開發區“兩大城鎮組團”,充分發揮城鎮化在撬動縣域發展中的“杠桿作用”。
劉星泰指出,發展縣域經濟,關鍵是調動好區縣自我發展和市直部門支持縣域發展“兩個積極性”,切實形成一條心、一股勁。全縣各級干部特別是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要發揮好主心骨、帶頭人的作用,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苦干實干,下決心把五蓮的經濟搞上去。要切實解決好“愿為、敢為、會為”的問題,全力打造一支勇擔當、善作為、干凈干事的干部隊伍。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層層傳導壓力,強化執紀問責,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解決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市級領導和市直部門、單位都要從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出發,主動加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和支持,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方位為縣域經濟發展“松綁”“加油”。
齊家濱強調,要立足創新發展,把“解放思想樹標桿 爭先進位走在前”活動落到實處。把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善于運用市場化思維,強化效益觀念,打破傳統路徑依賴,以更高的境界謀劃發展。要立足新舊動能轉換,把“工業強市”和“旅游富市”戰略舉措落到實處。按照“五個精準”的理念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下大力氣抓好招商引資,加快培育新的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要立足“放管服”改革,把作風轉變、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學習借鑒“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經驗做法,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向政府職能轉變要效益,向營商環境要項目。市直各部門單位要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靠前站位、敢于擔當,在資金、項目、事權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推動五蓮縣域經濟發展,為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新日照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