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小樓整齊排列,平坦整潔的村道阡陌交通;生機盎然的景觀林帶,沿著山路一路蜿蜒;淺灘碧水之畔,紅艷艷的果實掛滿枝頭……在日照廣袤大地穿行,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盡展眼前。
2024年,日照市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要求,堅持全域謀劃、陸海統籌、城鄉一體,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今的日照,鄉村道路越走越寬廣,農民笑容越來越燦爛,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在日照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穩固糧食安全底線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初春,走進莒縣龍山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西樓示范區,麥苗青青,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由于采用了大面積單產提升關鍵技術,再加上氣溫適宜,麥田管理及時到位,冬小麥苗齊根壯,長勢喜人,成片嫩綠的麥苗把大地裝扮得生機盎然。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近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持續努力、廣大農民群眾辛勤付出,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
為了穩固糧食安全底線,日照出臺多項舉措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實施《關于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印發《關于耕地保護激勵的實施意見》并配置激勵資金,耕地現狀面積預計連續四年實現凈增加。補充耕地指標2253畝,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糧食播種面積過200萬畝,總產達到18.05億斤;新建、提質高標準農田6.5萬畝,新發展水肥一體化2.3萬畝,完成莒縣仕嶠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年度建設任務。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1.66億元,增長4.6%,增速居全省首位;肉蛋奶產量53.36萬噸、水產品產量50.4萬噸。在全省率先開展基層獸醫機構效能評估整市推進,代表省迎接全國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檢查并獲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開展生豬價格“保險+期貨”莒縣試點,認定市級智慧農業應用基地23家;嵐山區入選山東省首批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建設名單。
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一目標任務,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堅持落實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監測幫扶對象314戶780人,各項幫扶政策全面穩定落實到位。全市各級共投入銜接資金3.33億元,實施項目33個;建立適用以工代賑的省、市、縣三級項目清單,25個項目累計帶動務工4139人,發放勞務報酬過億元。同時,我市還堅持開展鄉村醫療互助試點,試點工作還獲得中國鄉村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的肯定。
鄉村富民產業蓬勃發展
和美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駐足,將時間指針撥回2024年4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茶葉學會主辦,中國茶葉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日照市農業農村局、日照綠茶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南茶北引”傳承創新大會暨第十二屆茶學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日照市召開,來自全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300余名專家和青年學者參加會議,為日照茶產業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實踐中,為了實現鄉村富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日照堅持做好“土特產”文章。舉辦“南茶北引”傳承創新大會,成立日照綠茶集團、北方茶葉研究中心,制定《日照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日照市日照綠茶保護管理條例》,初步建成日照綠茶防偽溯源數字化管理系統,納入茶農4萬余人;首創的“茶園春蟲秋防技術”納入省主推技術和農業農村部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品牌價值達62.07億元,專用標志國家授權數量居全國前列。全省首創藍莓地方特色優勢險種,日照藍莓入選第三批“好品山東”地理標志品牌。
不僅如此,我市在種業振興領域也實現了新突破,實施4項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培育新種質、新品系10個;“藍思豬配套系”成為全省唯一上榜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鑒定通過的畜禽配套系;三文魚全產業鏈項目納入省深遠海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舉辦第十屆全國民宿大會,出臺《日照市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圍繞和美鄉村建設,我市持續以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累計創建省市示范片區27個,爭創數量居全省第一梯隊。嵐山區代表山東省參加國家銜接資金績效評價,獲“優秀”等次;入選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五蓮縣于里鎮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通過國家終期驗收評估,獲雙“A”等次。累計爭創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166個,提升打造市級和美鄉村372個;完成111個村環境整治、89個村生活污水治理、168個村供水管網改造及延伸工程;農村電網鞏固提升項目新建10千伏線路163.71公里,實現公共充電站鄉鎮全覆蓋……
農村改革走在前列
鄉村治理體系日益健全
“自從有了這個饅頭坊,村民都感覺挺自豪!”在五蓮縣于家官莊村有家饅頭坊,自2022年開業至今,饅頭坊的訂單就沒停下來過,年銷售收入約60萬元。它的前身,竟是村里一處低效利用的集體資產。近幾年,五蓮縣在全縣范圍內連續實施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和“五清強基”行動,全力解決農村集體資金使用不明、資產經營不善、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還在全省率先出臺《清理和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的20條指導意見》以及山場、水庫、機械設備、廠房租賃等14類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規范文本,建立健全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長效機制。
近年來,日照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資”全量數據率先實現與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平臺對接;印發《關于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的通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長效機制;在全國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圍繞“三資”管理作經驗介紹……不僅如此,我市5項做法列入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典型案例。五蓮縣以國家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縣試點為契機,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全國2023年度試點典型案例。
圍繞鄉村治理工作,我市印發《2024年深化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于深化鄉村治理提升平安建設水平的實施方案》,重點整治農村集體“三資”、高標準農田建設,減少鎮街機構160個,清理掛牌機構723個;開展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組織培訓活動180余場、培訓3500余人。鞏固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240個,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打造70余處文化小院,推動黑陶、農民畫、根雕等30余種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下鄉3.65萬場次。
新風吹田野,奮楫再出發。如今的日照,處處都能感受到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鄉村振興的堅實步履,奮力繪就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的新時代和美鄉村新畫卷。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合力、統籌推進,一張市縣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配合、各方齊抓共管的脈絡圖正鋪展在日照的廣袤沃野。
展望未來,日照將繼續以奮進之姿闊步新征程,逐夢鄉村,共繪新景,讓這片土地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