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妹,女,45歲,現任地稅局女工主任,1988年參加工作,1995年成家,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工作中,她愛崗敬業,曾連續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巾幗崗位明星”等稱號;生活中,她孝敬公婆,夫妻和睦,總是受到親朋近鄰的交口稱贊。她的家庭也被授予全省“五好文明家庭”,全市“百佳文明家庭”。她的事跡在單位在鄰里,在親朋好友之間早已傳為佳話。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培養習慣。都說婆媳關系最難處,但她始終堅信只要把心態放平,就能與婆婆和睦共處。從1995年成家至今,她同婆婆共同生活了19年,在這近20年的時光里,她從點滴小事做起,將孝敬老人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從未因為婆婆來自農村,公公早逝,而慢待她,雖然平時工作忙,但她總是抽時間幫婆婆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陪老人聊天。每逢婆婆生日、過年、過節,一定要給婆婆買好吃的、做豐盛的佳肴,買衣服或日用品等禮物給她。
推己及人,換位思考。20年來,她一直視婆婆為親生母親,視婆婆因看不慣的嘮叨為母愛,老人一生辛勞,43歲時才生養了個兒子——她的丈夫,可由于公公早逝,生活的重擔,過度的操勞,使老人落下了一些病根,每次臥病在床,她都無微不至的照顧,從未有過任何怨言,由于婆婆體型特殊,背鼔肚凸,衣服不好買,不論是出差或閑時逛街,只要見到合適的又是婆婆喜歡穿的衣服無論貴賤都趕緊買回家,用行動和感恩的心證明兒媳也是婆婆的貼心小棉襖。
不止溫飽,精神慰藉。老人年紀大了,喜歡熱鬧,愿意到人多的地方,為了讓婆婆高興,她總是趁著假期,全家人一起帶婆婆出去游玩,看晚會、看電影、游山玩水,甚至為讓婆婆多個寄托專門弄來一對白鴿子讓她養著,這一切既高興了婆婆,又愉悅了家庭。這些年,老人的身體竟奇跡般的硬朗起來,孫子笑談婆婆:“奶奶能活到120歲呢!”她知道婆婆閑時喜歡納鞋墊,就備好布料針線供婆婆消遣,每當有客人來訪,就會拿出婆婆納的鞋墊向他們炫耀,這一針一線納的都是婆婆對家人的愛戀,一言一行訴說的都是兒媳對婆婆的尊敬。
身教勝于言傳。她對婆婆的孝敬,也對孩子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空閑時間她總是教導兒子:“奶奶年齡大了,平時一定要順著奶奶的意思,多給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此耳濡目染,兒子也養成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雖然上高中學習很緊張,早起晚歸,但總能堅持每天中午放學先看奶奶,給奶奶問好,不僅如此,在學校里,孩子也是一個團結同學,學習優異,熱愛社會公益事業的好學生。
家和萬事興,一生中最珍貴的兩個女人如此和睦相處,丈夫沒有后顧之憂,專心撲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上,渾身洋溢著使不完的勁。
她的家庭,是名副其實的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