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慶剛
“突破園區、聚力招引”,是搶抓國家發展戰略機遇、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促進我市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努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以實現全市經濟持續健康又好又快發展。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國家政策與地方實際的關系。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中央提出不要盲目攀比發展速度,這是從我國經濟發展總體著眼的,主要是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來講的。對日照來說,由于我市發展起步晚、基礎薄弱,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低,“沿海后發展”是我們的基本市情,加快發展仍是當前和今后第一位的任務。因此,我們要從思想上澄清認識,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不追求合理的經濟增速,不能因為追求產業結構合理就放棄發展工業項目,不能因為招商引資是“舊招”就做表面應付文章。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與全省及周邊地區的發展差距,增強加快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指導下,堅持質量效益優先,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快速增長。
二是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從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來講,在工業化中后期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高主要靠創新投入。我國提出創新驅動戰略,是建立在全國工業化指數總體達到66%的基礎上的,而我市第二產業的份額只有50.4%,傳統產業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因此在“三招三引”過程中,我們要統籌好“增量、提質、補新”工作?!霸隽俊笔侵攸c,主要是圍繞增補產業鏈抓招商,立足我市重點打造的鋼鐵、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拉長產業增值鏈條,形成產業集群化抱團發展?!疤豳|”是核心,主要是圍繞傳統產業改造抓招商,突出調高、調優、調強取向,抓好傳統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推動臨港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把a新”是關鍵,主要是圍繞培育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抓招商,招引一批信息通信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金融保險、文化產業、現代旅游、養老服務等項目。
三是當前提速與長遠增質的關系。有質量的經濟增長是我們的追求目標,但由量到質的提升總會有一個過程,因此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是必需的。建設產業園區以帶動地方經濟全局發展,這是世界各地經濟發展的通常做法,也是被全國各地發展實踐所證明的有效措施。當前我市要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就必須緊緊牽住“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這個牛鼻子,首先在膨脹總量、做大蛋糕上下功夫。同時,我們還要注重加大招科引技、招才引智力度,以強化園區科技智力支撐,增強經濟發展后勁。要建設科技創新綜合體,為企業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綜合性科技服務。要設立日照創業大學暨公共創業孵化基地,發揮輻射帶動和引領示范作用。要設立人才引進專項扶持資金,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和科研經費、購房及生活補貼。要制定本地人才扶持政策,在辦公場所、小額擔保貸款和項目啟動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要發揮好黨校、行政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作用,不斷提升本地人才素質能力。
四是政府引導與市場主體的關系。從商人的角度來看,企業選址最關鍵的因素是商業環境,包括地區經濟發展活力、政府服務的效率以及獲取所需生產資料的難易程度。企業和民眾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經濟活力的源泉。要保持園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充分尊重企業和民眾的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為此我們要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園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服務,需要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政企聯動、專群結合、全民參與的多元化招商引資格局。為此我們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解決“中梗阻”、庸懶散拖等問題,讓投資者在日照方便放心創業。要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依法嚴厲打擊各種損害市場競爭的行為。要尊重和善待各類企業,積極為他們發展排憂解難。要搶抓“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機遇,引導企業主動轉型升級。要發展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效平臺。
五是加快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就一般意義講,加快發展與環境保護是矛盾的統一體,需要我們辯證看待、統籌兼顧和適當安排。從總體說,生態環保是日照最大的優勢和特色,因此“突破園區、聚力招引”必須走集約綠色發展的路子。要統籌考慮我市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合理劃分園區功能區,規范開發秩序,引導產業協同集聚發展。要堅持把環保放在優先位置,把好“環保關”“節能關”“資源關”,堅決把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威脅安全、低端低效的項目拒之門外。要嚴格堅持安全、環保標準,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整治淘汰落后產能。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優化作用,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及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者為中共日照市委黨校教務處處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