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營商環境如何,直接決定招引的成效。
2015年底掀起的聲勢浩大的“效能風暴”,使我市的營商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離打造“干部作風最好、辦事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中梗阻、辦事效率低等問題仍然存在。
打贏頭號工程“突破之年”攻堅戰,必須讓“效能風暴”刮得更猛烈、更具威懾力,使我市的營商環境改善再改善!
營商環境的再改善,營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是關鍵。
政務環境是發展環境中的“第一環境”,是營商環境的中心環節。一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政務環境,招不來好項目、大項目。
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一次干部作風集中整頓,各級各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認真開展自查,敢于向自己“動刀子”,革自己的命;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常態化明察暗訪和對反面典型的查處力度,形成強大威懾。
抓作風建設切忌“空對空”,只有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觀念轉變促進營商環境的改善。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實擔負起抓班子、帶隊伍的責任,緊盯重點人、重點崗位、重點領域,加大壓力傳導力度,下決心打通“中梗阻”;加快推開“串改并”、模塊化審批、區域化評估評審等做法,著力解決“卡脖子”環節。
營商環境改善再改善,重在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是發展環境的核心。一個沒有公平、沒有公正的社會環境,不可能形成吸引投資的強大磁場、加快發展的蓬勃氣場。
黨委、政府首先要講誠信、重規則,簽署的協議一定要履行,承諾的事項一定要兌現。應結合打霸治痞專項行動,對全市在建和擬開工重點項目全面摸底排查,嚴打“攔路虎”“地頭蛇”,營造良好的項目建設環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領導干部既要坦蕩真誠同企業接觸交往,在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情況下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又要公正守法、兩袖清風、廉潔干凈,從而構建起“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營商環境再改善,還需營造自然宜居的生態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砝碼。“藍天、碧海、金沙灘”自然風光,是日照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我們應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好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戰、林水大會戰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戰役,進一步擦亮宜居宜業的金字招牌,做足做好“生態生財”的文章。
營商環境好,則客商來、產業聚、事業興。我們必須下大力氣突破營商環境瓶頸制約,著力讓我們的政務環境更優、社會環境更好、生態環境更美,全力打贏頭號工程“突破之年”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