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嵐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6.07億元,同比增長7.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3.17億元,同比增長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34.62億元,同比增長8.7%。
疫情沖擊下,嵐山經濟發展的“韌性”,從何而來?梳理經濟數據,不難發現,嵐山經濟發展亮點紛呈:作為當家產業的鋼鐵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完成投資數額顯著增長;農業發展成為助力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嵐山特色文旅資源被進一步挖掘,作為增長點充實著嵐山經濟。
穩住經濟基本盤,工業挑大梁是重要的著力點。近日,記者來到日照利爾生產運營基地,發現鉬合金生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自6月調試生產以來,該項目已形成成熟的技術工藝與銷售體系,日均生產40噸,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200家鋼鐵企業。
“鉬鐵合金是鋼鐵冶煉重要添加劑,能提高鋼特別是不銹鋼和一些特種鋼的綜合性能。”日照利爾高溫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副總王國強介紹,每年全國鉬鐵產量在10萬噸左右,該車間即可實現產量兩萬噸,占全國產量的五分之一。
不僅產量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技術更是不容小覷。原來,該生產線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回轉窯無碳培燒技術和全自動化的配料生產設備,為日鋼、山鋼等鋼企提供科研、設計、建設及生產運營一條龍綜合性服務,也為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乃至全國鋼鐵相關行業提供科技前沿成果及優質服務,引領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優化嵐山鋼鐵產業生態圈。
作為嵐山當家產業的鋼鐵產業,龍頭帶動作用日益凸顯。據統計,年度計劃投資19.9億元的鋼鐵及鋼鐵配套產業項目,1—9月完成投資24.97億元,表現亮眼。
令人驚喜的是,盡管疫情沖擊在所難免,嵐山農業產業卻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10月12日,來自新西蘭的1300頭奶牛跨過大洋,歷經2個多月的時間,來到日照鮮純生態牧業三期項目的牛舍里。先進的隧道通風式全封閉牛舍、水冷空調、發酵臥床、80位轉盤式擠奶廳……在嵐山“安家”的奶牛們在牧場內即可享受“國際標準”。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二期已經全部投產使用,奶牛存欄7600余頭。三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計劃今年年底,三期基建工程全部完成,明年6月份,將有8000頭牛全部投產,屆時,日照鮮純牧場奶牛存欄將達到15000余頭,年產值2.5億元。
根植嵐山特色的項目發展,需要城市施以耐心去悉心培育。現如今,依山傍海、風光秀美的嵐山,正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勝勢。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作為省重點文旅項目的安東阿掖項目,已完成工程原定計劃。目前,酒店主體工程進入封頂階段,安東衛古鎮已完成7個單體工程,另有14個單體正在加緊施工,水系拆遷正在推進,滑道索道進入收尾安裝階段,貨索已完成10個基礎,剩余5個預計月底全部完成。下一步,該區將圍繞“海、茶、山”等優質旅游資源,進一步發掘旅游文化,打造新的經濟發展增長極。(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王田 安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