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宣傳部年終特稿報道組
執筆 呂鳳臣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創新業。
再創新高的莒縣,活力競相迸發、源泉充分涌流,掀起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的大潮。
革舊出新的莒縣,用改革的深度、創新的力度、開放的廣度,全面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高度。
煥然一新的莒縣,古城大幕拉開,新城“井噴”崛起,特色小鎮亮點紛呈,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面貌顯著變化。
精彩的創業故事,是群眾共同書寫;撼人的年終成績,由群眾攜手創造。
新時代,莒城號角嘹亮;新征程,莒人整裝待發。
新答卷———再攀新高勇奮楫
2017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短暫一瞬,卻注定將被深深銘記。
一年間,莒縣大地風起云涌、千帆競發,無論是令人振奮的年終成績單,還是捷報頻傳的招商引資;無論是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還是暖意濃濃的民生實事……大投資、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掀起的滾滾熱潮撲面而來,處處奔涌著蓬勃的激情,讓人耳目一“新”。
“新”在發展速度。經濟高位增長,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同比增長10.8%,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12億元、可比增長31.7%,增幅分別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總投資686.14億元的百項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新招引投資過億元項目55個、過5億元項目19個、過10億元項目13個,投資總額比過去5年總和還多。
“新”在城鄉面貌。2.23萬套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六大片區11個安置區建設快馬加鞭;古城建設拉開大幕,啟動地下綜合管廊、水系景觀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座延續了3000年的歷史古城呼之欲出;總投資146億元的23個重點項目快速推進,沭東新城“井噴式”發展;店子集、陵陽、浮來山撤鎮設街道,城鄉舊貌換新顏。
“新”在生態底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按下“快進鍵”,從縣城到鄉村、從山體到河流、從大氣到土壤,“生態名城”建設、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卓有成效,發展指數和幸福指數同步提升;林水會戰,氣魄大、辦法活、狀態好,完成造林5.29萬畝,建成千畝大片46處、5000畝以上大片15處,建成各類水利工程947項。
“新”在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投入48.3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7.6%。7個省級扶貧重點村實現“摘帽”、8606名貧困人口脫貧;高考、中考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5人被北大、清華錄取,超過前5年總和,中考700分以上人數是2016年的8倍。
“新”在干群面貌。春節后上班第一天,“革除障礙、轉變作風、激情創業”新一輪解放思想教育實踐活動大幕啟動,擰開了創新創業的“總開關”,“五加二”“白加黑”成為工作常態,人人想干事、人人干成事蔚然成風。
邁入新時代的莒縣,以奮楫者的姿態,勇毅篤行,奮力譜寫“一強三名”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更美華章。
新目標———察勢馭勢搶先機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多少闖關奪隘,多少無畏探索,113萬群眾盡銳出戰,以創造偉力推動發展實踐,在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新時代需要新目標:2018年,深入落實“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堅定不移實施“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深化實施振興工業、新型城鎮化、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四大戰略”,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統籌抓好改革創新、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具有莒縣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全力沖刺全省中游水平、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打造“一強三名”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莒縣。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1%。
目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如何將目標從“紙上”落實到“地上”、化為跨越發展的生動實踐?
百萬干部群眾的智慧和激情,是莒縣不斷前行最澎湃的動能,是莒縣重振輝煌最深厚的根基。
莒縣懷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分析當下發展、尋找差距:經濟總量小、結構不優,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新型城鎮化亟待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發展不充分,人才、科技、對外開放短板突出,環境問題仍需全方位改善,民生事業仍有很多欠賬……
理清新時代發展的主要矛盾和階段性特征的莒縣,在新時代的發展大潮中,找準了自己的新坐標、新方位。
重任在肩,唯有夙興夜寐;機遇面前,必須奮力前行。
新征程———擊鼓催征再揚帆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要把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作為追求的奮斗目標。”立足于基本縣情和階段性特征,莒縣的發展共識進一步升華。后發崛起、生態優先、改革創新、統籌兼顧、民生為本的“五種觀念”奏響新時代奮進的號角。
——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突破園區建平臺、聚力招引擴總量、領導包靠抓骨干、大眾創業激活力,加快推動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轉型發展、換道超車,建設經濟強縣。放大“雙十條”及支持總部經濟、物流業發展等政策效應,深化實施“345”企業培育工程,加快實施小微企業治理結構和產業結構“雙升”戰略,力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中小微企業1000家。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健全“雙向飛地”機制。
——老城做文化,新城現代化。莒國古城三年建成、四年開城,年內形象進度達到45%;總投資146億元的23項重點工程和3平方公里風貌核心區、3200畝“城市綠廊”等項目全速推進,沭東新城再拔新節;棚戶區拆遷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設加快進度,1.1萬戶群眾回遷上樓;特色小鎮魅力初顯,新型城鎮化實現新突破。
——“三山兩河一城一區”的發展格局全面構建。以莒國古城為中心,全力推進浮來山景區綜合開發、屋樓崮多彩文化旅游、丹鳳山生態旅游等15個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投資20.5億元。把環青龍湖山水林田湖草綜合發展示范區打造成區域性生態旅游中心,與莒國古城、浮來山等旅游項目南北呼應、相互帶動。整合全縣旅游資源,聚力打造東部山水田園、南部特色農業、西部休閑度假、北部民俗風情4大旅游集群,力爭年內全縣旅游人數、旅游消費總額分別突破500萬人次、35億元,讓“毋忘在莒”舉世聞名。
——聚焦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積極發展農業“新六產”,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新征程上,一個敢于爭先、勇立潮頭的新莒縣,必將帶來更多的驚喜、創造更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