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莒縣嶠山鎮老干部黨支部組織銀齡志愿者,懷著崇敬的心情赴“山東紅嫂”宋延英的故鄉開展學習活動。
在宋延英的老家,志愿者們聆聽了其94歲高齡的二弟宋延平老人,深情講述姐姐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生涯與英雄事跡。其中,“石碾底下藏密件”的傳奇故事,正是當年由宋延平協助姐姐共同完成的。
宋延英1931年出生于莒縣嶠山鎮前集村一個農民家庭,是忠誠的中共黨員。1945年秋的一個深夜,莒北縣地下黨負責人馬品晶將一份黨的“密件”鄭重托付給她保管。宋延英剛將“密件”藏匿妥當,前集村即遭日偽軍包圍。因漢奸告密,宋延英與母親不幸被捕,并遭受了慘無人道的酷刑。母女二人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卻始終堅貞不屈,未透露半點關于“密件”的信息。
彼時,日偽據點近在咫尺,對前集村的搜查、滋擾與嚴密監視持續不斷。為確保“密件”絕對安全,在一個陰云密布、白色恐怖籠罩的深夜,宋延英在弟弟宋延平的密切配合下,機智地將“密件”秘密轉移至村中石碾下并嚴加看管保護。直至莒北解放,宋延英才將這份保存完好的“密件”親手交還給莒北縣黨的領導人馬品晶。
宋延英的英雄壯舉贏得了崇高榮譽。解放后,她被山東省軍區政治部、山東省婦聯、山東省民政廳等部門聯合授予“山東紅嫂”榮譽稱號。她的英名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紅嫂”精神與偉大的“沂蒙精神”一道,成為激勵當代中國婦女乃至全國人民的光輝楷模。
聆聽著宋延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場的老同志們深受教育和震撼,仿佛重回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對黨的光輝歷史有了更為深切的理解和體悟。大家心潮澎湃,一致表示: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黨員的身份永不褪色,一定要帶頭學習和弘揚“紅嫂”精神,將“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銘刻于心、融入血脈。(通訊員 林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