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29家規上企業背后的“浮來經驗”;2025年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9家;1—5月份實現工業總產值9.89億元,同比增長36.6%;實現高新產值5.08億元,同比增長32.1%;實現限額以上零售總額1033萬元,同比增長17.8%;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億元,其中內資到位4.7億元,技改到位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4%、65.1%、164.3%。
這一組組躍動的數字,不僅展現了浮來山街道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更折射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雙輪驅動”效應。從智能制造的創新突破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從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到發展動能的加速聚集,浮來山街道正以創新為引領,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創新驅動 智能制造蓬勃生長
走進位于浮來山街道銀杏大道695號的日照農創谷科技孵化器(鄉村振興賦能中心),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撲面而來。在這片創新熱土上,一批智能制造企業正蓬勃生長,山東融創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智能倉儲與配送系統快速崛起。
“我們近期成功完成了LG冰箱門體上線配送項目,”山東融創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高運祿介紹,“該項目創新性地采用預排隊列技術,能夠智能識別異常箱體并自動標記。同時實現了與韓國服務器GMS(全球制造系統)的生產計劃實時同步,確保緊急訂單的快速響應。”
該項目還實現了AGV(自動導引運輸車)配送路線的智能優化。高運祿補充:“我們的系統可以實時展示排產隊列,并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動態調整配送路線,通過多路線共用技術,使空間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新近孵化成功的山東融創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快速成長,展現出蓬勃生機,而在其不遠處的鉆集(日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園區“元老級”企業,已經走過了從初創到壯大的發展歷程。
這個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300畝的鉆集產業園,已建起了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智慧車間,充分滿足了高端裝備生產需求。據鉆集(日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賢國介紹:“我們實行獨立產權、可按揭、可定制、政策配套等策略,一企一證,企業定制建設,并且提供政策、財稅、人才一站式服務,讓企業拎包入住。”目前,該產業園已招引荷韻儲能、億美達精密機械、中晟機械、亨凱銳制冷等70余家鉆探企業入駐,創造就業崗位超2000個。
作為創新創業的沃土,農創谷孵化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自啟動運營以來,孵化場所利用率常年保持在88%以上,累計孵化服務企業71家,孵化成功率高達85%。同時,孵化器積極配合浮來山街道開展企業服務工作,年服務中小企業130余家,企業滿意度達92%。
截至2025年6月,園區已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配合街道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0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這些創新型企業正如一顆顆璀璨的新星,在浮來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熠熠生輝,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轉型升級 傳統產業長“新枝”
眼下,步入山東沐陽新能源有限公司新擴建的沐陽清潔能源(山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高速快捷的新能源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運轉的場景讓人嘆為觀止,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設備,趕制一批批即將發往海外的新能源產品。據山東沐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凱麗介紹:“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們沐陽新能源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面對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我們正開足馬力、全力以赴。現在我們的產品主要發往東歐、中亞和中東地區,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春天。”
而在不久前,這家企業還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傳統的真空管太陽能產品逐漸難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產品升級換代迫在眉睫。
關鍵時刻,浮來山街道主動靠前服務,通過全周期跟蹤協調與政策精準對接,助力企業提前半年完成空氣能智能化產線升級并實現量產交付。如今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截至目前工業產值已突破2000萬元,預計7月份納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山東沐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轉型軌跡,正是地方服務與企業創新同頻共振的生動注腳。
服務賦能 “清單化”推進項目落地
2024年初,面臨“有訂單沒廠房”的困境,莒縣宏特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曉杰帶著緊急訂單向浮來山街道求助。浮來山街道立即啟動幫扶機制,經過深入調研后創新性提出“兩步走”解決方案:一方面迅速對接轄區資源,在短時間內為企業協調到符合生產需求的閑置廠房,通過租賃方式解決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同步啟動土地手續的辦理,組織專人協助企業準備相關材料的申報。
“街道的服務效率真是超出想象,讓我們保住了這批訂單。”蔣曉杰感激地說。
這種“短期應急+長期保障”的幫扶模式成效顯著。目前,企業已完成成片開發方案的上報工作,正在等待上級批復。在街道全方位扶持下,企業產能充分釋放,2024年底工業產值突破2000萬元,成功躋身規模以上企業行列。
同樣受益的還有日照市新宗源食品有限公司,面對企業擴建需求與林業規劃的矛盾,浮來山街道主動協調林業部門調整保護線規劃。“當時擴建受阻,多虧街道幫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該公司總經理宗曉明表示。目前項目手續已完備,正待上級批復。
再好的種子沒有好土壤也不能發芽。浮來山街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以企業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實行“1名班子成員+1名服務專員+1支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真包真靠,隨叫隨到,專業服務。實施重點項目“清單化”推進制度,項目落地后,由企業辦梳理待辦理事項,做到任務明晰,照單推進。
在優化服務的同時,街道創新招商模式,繪制產業鏈圖譜,圍繞京滬二線高鐵站、鐵路物流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重點招引建筑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今年以來,已成功引進日照綠氫鏈高端化學產業園(一期)化學裝備制造項目、日照風向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培訓及生產項目、安徽馬鞍山唐拓鑿巖機械項目、未來物探(山東)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新型勘探巖芯箱配套項目、杰達集團工業廢物高效綜合利用年產260萬噸固廢混合料項目、浮來山智慧農業項目等6個優質項目,總投資額超20億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莒縣浮來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忠英表示,“我們將繼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深度融合,著力提升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為企業經營投資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以營商環境‘軟實力’筑牢發展‘硬支撐’。”(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霞 通訊員 尹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