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嵐山訊(通訊員 董曉君 潘琰)4月20日,全國第四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嵐山區啟動儀式在該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北廣場舉行,近千名市民在50分鐘內徒步5公里,拉開了為期100天的“萬步有約”健走活動的序幕;
5月17日,全區職工啦啦操比賽在區人民廣場舉行;
……
近來,嵐山區各部門間積極協同開展各類健身活動,先后舉辦了嵐山區全民健身運動會、五一廣場舞大賽、老干部門球賽、啦啦操比賽、乒乓球聯誼邀請賽、職工趣味運動會等集體性健身競賽活動,熒光夜跑、威風鑼鼓、太極拳劍、健身腰鼓、交誼舞、柔力球等愛好者活躍在各健身廣場,工間操、健骨操覆蓋率達87%。
不僅如此,該區還積極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三課、兩操、兩活動”,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全區中小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1小時比例達100%。舉辦體育賽事活動,先后舉辦了全國老年人海釣比賽、省運會公路自行車比賽、山東省第四屆老年人運動會柔力球比賽等30多個國內重大賽事活動,被評為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區、第三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賽“全國優秀健走示范區”稱號。
據介紹,嵐山區一直倡導“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理念,實施農村體育健身工程,開展“雙創雙提升”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全民健身活動延伸到基層社區。全區建成體育公園1個、多功能運動場3個、體育健身廣場400余處,269個社區村居都配備了棋牌室、健身廣場等休閑場所,覆蓋率達100%,健身設施完好率達100%。全區擁有健身團體63個、社會體育指導員1080人,社會體育指導員占常住人口比例為4.80‰,全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40.5%,普及全民健身,“一鎮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效果明顯。
近年來,嵐山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面構筑與嵐山經濟發展、人民需求和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的共建共享健康嵐山新格局。這樣的新格局中以科學健身方式,傳遞健康理念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嵐山區積極引導群眾科學健身,發揮傳統優勢,加強科學指導,注重日常引領,不斷增強群眾對健身鍛煉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