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近日,嵐山區38℃高溫下的破窗救援視頻刷屏網絡。日照國開實驗學校韓昊洋等3名中學生面對被困車內女童遇險的危急時刻,用教科書式救援完成生命接力,全網點贊量超千萬次。這場驚心動魄的營救,不僅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擔當,更折射出素質教育的深層光芒。
“破窗垂直敲擊車窗四角”“解救時要避開玻璃飛濺區域”……3名學生展示的救援技巧,源自學校常態化的安全教育。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少年們5分鐘內完成破窗、救人安撫等系列操作,專業素養令人驚嘆。“危急時刻根本來不及思考,就是想著先救人。安全教育課上老師教過我們破窗的技巧,像砸車窗的哪個位置更容易碎、怎么避免被玻璃傷到,這次都用上了。”學生的樸實講述印證著教育的內化成果。
關鍵時刻當機立斷,砸窗救人,少年們展現了超越年齡的勇氣與擔當。“一直以來,學校非常重視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動的開展。”事實上,“正氣、仁愛、虛懷、擔當”的校訓在日照國開實驗學校絕非空洞口號。校長尚晶晶介紹,該校將品德修養、責任意識、關愛他人等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滲透到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次德育作業、每一次主題活動之中,這些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學生自然而然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校還開設了法治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等安全教育課程,讓學生不僅“有心”助人,更能“有智”助人。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育人成果離不開嵐山區教育的系統發力。近年來,嵐山區以“五育融合”為核心,通過課程創新、家校社協同、特色實踐等多維度發力,幫助每一名孩子健康成長。尤其把學生品格養成放在首位,將思政元素融入各學科教學,實現全學科育人。“我們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把學生的品格養成放在首位,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引領人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嵐山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何玉濱表示,目前全區共研發出50門優秀校本思政課程,4個課例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涌現出區一中、區實驗中學、區實驗小學等10所思政育人標桿學校。(日照報業通訊員 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