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黑陶藝術委員會主任、山東手造大工匠、中國黑陶文化博物館館長邢葆東在制作蛋殼黑陶高柄杯,傳承千年技藝。
日照新聞網訊 12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經過3個多月的文物遴選、專家論證、征求意見等工作,蛋殼黑陶高柄杯被最終確定為山東文物標識實物原型。蛋殼黑陶高柄杯出土于日照東海峪遺址,時代為龍山文化早期(距今4400—4200年),它的出現,對探討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進程具有重要價值。
12月23日,邢葆東在燒制其創作的黑陶作品,作為省級非遺項目“日照黑陶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邢葆東用匠心淬煉“泥與火的藝術”。
2018年5月30日,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文德安(右)來到山東省日照市兩城黑陶廠交流陶器文化。從1995年起,文德安教授30多次來到日照兩城鎮遺址考察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以中英文形式發表,向世界展示了以黑陶為代表的龍山時代陶器的獨特魅力。因其特殊貢獻,文德安教授被國務院授予2008年度“國家友誼獎”。
日照歷史悠久,是中國黑陶文化之鄉,享有“中國黑陶城”的美譽。境內有200多處陶文化遺址,是中外考古界關注的、探討陶文化與早期人類生活形態等科研領域的理想區域,是中外專家公認的“考古圣地”。
12月23日,邢葆東在介紹其黑陶作品《盛世龍瓶》。
12月28日,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卜廣云在拉坯制作黑陶作品。
12月31日,日照市工藝美術大師、龍山文化黑陶非遺傳承人秦慧敏在通過直播向學員教授高柄鏤空蛋殼陶杯雕刻技藝。
12月22日,日照市工藝美術大師、龍山文化黑陶非遺傳承人秦慧敏在向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的大學生教授黑陶雕刻工藝。
日照黑陶是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之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近年來,日照黑陶藝人們在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技藝的同時,不斷創新工藝、推陳出新,工藝技法已由簡單雕刻發展到鏤空、挑點等近80種,產品類型有仿古、移植、復制、工藝、觀賞、實用等上千個品種,構筑起研究、開發、加工、銷售完整的黑陶產業鏈條。邢葆東、卜廣云、秦慧敏等一大批日照黑陶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多次榮獲“中華民族藝術珍品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貢獻獎”等獎項。
□ 統籌/策劃 牟敦波 攝影報道/全媒體記者 朱元理 曹鈺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