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創新興市”戰略,精準對接產業發展與人才引育,日照市正式發布《日照市重點產業人才(技術)需求目錄》,聚焦鋼鐵制造、汽車等11大重點產業,形成含崗位需求與技術攻關的立體化目錄。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當前,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強音,高技能人才成為驅動產業升級、支撐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升級需求之間仍存有“頻率差”,二者尚未形成渾然一體的深層共振。讓高技能人才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動能,就需精心調整人才引進培養與使用“頻率”,使二者實現同頻共振。
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要堅持需求導向“適土引進”。以產引才,能夠讓人才與產業更契合。要圍繞“產業鏈”精準布局“人才鏈”,提前做好調查研究,了解產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根據產業需求制定人才引進計劃,把每一個人才用在“刀刃上”,以產業帶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助推產業升級發展。
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要努力爭取人才“帶土移植”。從各地人才引進的經驗來看,人才流動過程中的“水土不服”問題較為普遍,而把高端人才與創新項目和團隊捆綁在一起集成式引進的“帶土移植”方式,能夠改良區域科技創新環境,讓引進的人才盡快適應環境、發揮專長,也有利于激發科創團隊的力量,促進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為地方突破技術瓶頸、轉化科技成果、賦能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的效力。
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還要注重“厚土培植”。要讓人才在產業發展中嶄露頭角、揮灑智慧、大施所能,就需要為他們搭建更廣闊的舞臺,對于引進人才的地方來說,既要優化整合政策、團隊、項目、技術、資金要素,為人才團隊培育良好的發展環境,以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磁場”拴心留人;又要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真正將人才團隊的活力和能量激發出來,努力把人才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事實證明,想讓各類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就應不斷加強思想引領,拓展事業平臺,完善服務保障,唯有構建起引才聚才留才愛才的良好生態,才能呈現出“才聚業興”的理想場景。(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