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履職方能行穩致遠
來源:大眾網 發布時間:2025-07-23 16:46:42
“廉者,政之本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修訂的《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為農村基層干部履職行為劃出了“紅線”、立起了“標尺”。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以《規定》為指南,把好方向,蓄足動能,確保基層各項工作清風正氣。
以思想鑄魂,校準廉潔履職“導航線”。“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農村基層干部既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執行者,也是群眾利益的直接守護者;廉潔履職不僅是農村基層干部的必修課,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規定》的出臺不僅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推動鄉村善治的關鍵舉措,更為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提供了清晰的行為指南。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自覺構筑思想防線,常懷敬畏之心,敬畏黨紀國法、敬畏手中權力、敬畏人民群眾;要在加強學習《規定》等法規制度中,清醒地認識到到紀律“紅線”和法律“底線”不可觸碰;要在學好用好典型案例,對照“案中人”身上汲取教訓,敲響警鐘;要在面對人情往來、利益誘惑時,時刻擰緊思想“閥門”,在行動上守住廉潔底線,涵養“小事小節見黨性”的態度,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以擔當立規,把好廉潔履職“方向盤”。農村基層干部的廉潔履職水平直接關系到鄉村發展的成色與群眾的獲得感。《規定》第二章在對廉潔履職行為規范的要求中,“八項具體禁止”對哪些不應該做的全都進行了細之又細、嚴之又嚴的規定。農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從低保辦理到項目建設,從矛盾化解到穩定大局,每一項工作都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這就要求農村基層干部既要一身正氣,更要真抓實干。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戰場上,要主動扛起責任,積極投身產業發展、生態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在面對矛盾問題時要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時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當然,也要堅決摒棄“不貪不占,啥也不干”的消極思想,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唯有以擔當精神主動作為,將廉潔意識貫穿于決策、執行的全過程,才能避免“微腐敗”蠶食群眾信任;唯有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堅守“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底線,才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走得穩、行得遠。
以監督護航,用好廉潔履職“警示燈”。“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監督不僅是約束,更是對干部的保護;監督不僅體現在重大決策上,更滲透于日常點滴。《規定》第三章圍繞管理監督進行了系統設計,通過對監督主體的清晰界定、監督責任的精準劃分以及監督事項的細致列舉,構建起覆蓋全面、邏輯嚴密的監督體系,全方位扎緊織密了監督的制度“籠子”。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自覺將權力置于聚光燈下,避免“小錯”演變成“大患”。比如,在處理村級事務時,要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大事小情都拿到桌面上討論,讓群眾參與決策、監督過程;在收益分配時,要及時公開收入來源、分配方案,接受群眾質詢,用“陽光操作”杜絕“暗箱操作”,讓群眾看得明白、心里踏實。同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抵制吃請送禮、以權謀私等不正之風,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