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莒縣文化旅游節盛大開幕
八大內容開啟“旅游+”新模式
本報訊 6月7日,走進莒縣嗡嗡樂園景區,穿過琳瑯滿目的非遺藝術品展區,一盤盤造型別致、獨具匠心的特色美食吸引來眾多關注的目光,游客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莒地美食的靚麗風采。
活動當天,來自莒縣各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以及城區各大酒店的200余道特色美食、60余家特色小吃一并參展。
據了解,為進一步豐富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內容,2019年莒縣文化旅游節同步啟動,“莒人寫莒”“包粽子比賽”“端午節詩朗誦比賽”“舞龍舞獅大賽”“美食大賽”“特色商品展示”等八大內容先后亮相。
2019年莒州文創旅游商品大賽征集方案一并發布,并對莒國古城、浮來山等3A級以上景區及重點旅游項目進行全面推介。
“這次活動是聚力打造‘好看、好聽、好學、好吃、好玩、好買’的‘六好’優質文化旅游產品的具體體現,旨在讓更多游客認識莒、讀懂莒、樂游莒、向往莒。”莒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樹華告訴記者。
深厚的人文底蘊,秀美的山水生態,是莒縣這片土地留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近年來,莒縣高度重視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圍繞“全域旅游”,不斷加大對文化旅游產業的支持。通過舉辦美食文化節、旅游文化節、銀杏節和旅游商品展覽會等旅游系列節會活動,實現“以節慶促進旅游、以旅游拉動經濟”的目的。
“展區內的菜品做工都很精致,來到這個展區后就忍不住想吃一口,嘗嘗鮮。”在美食展區看見那些精美絕倫的菜品,來自青島的游客程偉邊吞咽著口水邊說,以前聽朋友說來莒縣能爬山、能喝正宗的羊湯,沒想到除了好吃的以外還有這么豐富的文化內涵。
當天,在評委評選后,全場菜品全部免費提供給游客品嘗,數萬名游客大飽口福。
隨后,經過專業評委的評定和面向全社會公開的4天網絡人氣評選,王府獅子頭、李氏盤絲油餅、麥穗包、莒州四味醬等10份參賽作品獲得“莒州名吃”榮譽。
而在非遺傳承人展區、文化企業展區、區縣展區、外地市展區等四大展區中,莒縣設立的110余個展廳,充分展示了1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國家級、6項省級、68項市級、89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市民和游客近距離地觀看和接觸到了傳統文化的強勁生命力,了解非遺存續狀態,體會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
展出的第二天,一批澳大利亞游客的到來,掀起了“莒人寫莒”等活動的新熱潮。莒州青松書畫培訓學校展區內,這些國外游客揮毫潑墨,認認真真地模仿著隸書“莒”字,感受著中國文字和書法的博大精深。
同時,親手制作過門箋,品嘗莒地美酒,參觀蜜蜂文化科普館……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游客們,在莒縣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的魅力,成為莒縣旅游產業立足自身、吸引全球的生動縮影。
為將“旅游+”新發展模式引向縱深,莒縣在旅游業態中充分植入文化因子,立足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定位,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作為先行產業和戰略性產業進行重點打造,堅持“老城做文化、新城現代化、鄉鎮特色化”,用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加快建設“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記者 管玉杰 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