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情感,是為人處世的起碼品德。作為黨員干部,更應把感恩作為自己必備的基本素養。
然而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對感恩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認為感恩就是對領導個人感恩,有的甚至用手中的權力來巴結、討好上級,把簡單的工作關系搞成人身依附關系,既辜負了組織,也辜負了領導。
樹立正確的感恩觀,首先要知道恩從何來。一個人的成長,固然離不開個人的勤奮努力和艱苦付出,但更離不開黨組織的教育培養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黨員干部的職位,不是某個領導個人給的,而是組織和人民給的,只有腳踏實地、勤勉敬業、努力干事,才能不辜負組織的辛勤培養和群眾的殷切期望,才是最正確的感恩。
樹立正確的感恩觀,要正確處理好“公恩”和“私恩”的關系。黨員干部也是普通人,也要有正常的社會交往,但要分清何為“公恩”,何為“私恩”,不能把組織的培養視為某個領導的個人恩德,把自己依附于所謂的“恩公”,一味投桃報李;要劃清公私界限,把握好公與私、情與理的尺度,正確處理好組織之恩和個人私恩的關系,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
樹立正確的感恩觀,要建立健康的工作關系。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權力,管理一定的公共資源,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并不屬于個人,不是用來結“人緣”、拉關系的,更不是用來發財和照顧親友的。公權不能私用,公共資源不能監守自盜,這是必須守住的底線。黨員干部要帶頭建立健康的工作關系,對上,要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和上級的決策部署,認真履職盡責,干好分內的工作,而不是阿諛奉承,討上級歡心,搞團團伙伙、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對下,要關心體貼下級,關心體貼人民群眾,多為群眾干實事、干好事、謀福利,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 秦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