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月陽
王慧的身份標簽有很多:日照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濰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醫師協會肝病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濟寧醫學院兼職副教授……
而在這眾多的身份背后,便是她以為患者服務為宗旨,不忘初心的堅守。最讓她自豪的身份是一名醫生!
2017年10月,憑著對崗位的忠誠和付出,王慧被日照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日照市總工會授予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崗位技術標兵稱號;2018年5月,被日照市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博士畢業后,很多人都想留在大城市,王慧卻選擇回到日照市人民醫院工作。她說,自己的內心始終有種責任感,無論在哪里都是為人民服務,只不過服務的群體不一樣,她的初心就是為給患者一份健康,她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省級國家級教授一樣的醫療服務。
醫學是需要終身不斷學習的。2017年9月,應科室發展要求,王慧主動去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進修學習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以及發熱待查的相關知識,學習期間,她應醫院以及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領導的要求,先后兩次回來參加日照市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崗位技能競賽,并在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9年春節期間,她又放棄與家人孩子團聚的機會,遠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進行訪問學習。她還在科室自費購置了多種書籍,熱病手冊、實用內科學、臨床肝臟病學等等,讓知識隨手可及。
2018年8月,王慧又積極響應市衛計委的要求,承擔了日照市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工作。當第一例艾滋病合并腦膜炎患者住院時,因為沒有實踐經驗,大家都很恐懼,王慧親自上陣為患者進行腰椎穿刺檢查,患者腰穿后便神志轉清,也積累了第一手的臨床資料。在日常工作中,她先后13次參與“博士進社區”、肝病義診等活動,舉辦了慢性肝病、脂肪肝的防治等講座,以實際行動為群眾服務,傳播科學理念。
2016年,在她的積極努力協調下,醫院肝病科與國家消化疾病中心北京友誼醫院開展了合作,讓日照當地肝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國家級專家的診療。在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上,她還開展了無創檢測肝纖維化的模型及fibroscan技術等新技術,為肝病患者提供新的無創檢查手段。她還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活動,以日照市醫學會感染性疾病專業委員會為依托,多次召開“日照市肝病新進展研討會”。為了適應國家肝炎防治方案的推廣,2017年初,她組織開展了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期患者隨訪工作,為減少乙肝的垂直傳播,減少乙肝發病率作出自己的貢獻。
做醫生難,做一名好醫生更難!王慧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好醫生的應有之義:不僅技術要好,更要醫德為上!恪守醫德,只為患者治好病,用簡單的治療,最精準的藥物治療患者,不計較個人得失。
“所有的付出都得到患者的認可,”王慧說,“這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