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江
上世紀90年代初,莒縣從“大沂蒙”劃歸新興沿海開放城市日照。不久,我就從鄉鎮調往縣城工作,因父母都在鄉下,便經常奔波于城市與鄉村之間,因此,對城鄉交通狀況格外熟悉,對其中的酸甜苦辣體味更深,也更為深刻地感受到幾十年間日照城鄉交通發生的巨大變化。
曾經,城鄉皆嘆行路難:人多,車少,路難走。等車,是入鄉進城的必修課。一開始,國有公共汽車獨此一家,有限的資源實在難以滿足城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于是,城鄉道路上國有公共汽車與個體運營汽車并存,縣城也在國有汽車站之外,專門設立了一處個體汽車站,讓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和保障。但是,由于車次少,每回坐車總有許多人不得已買“站票”,當然,錢一分也不少花。有人開玩笑說:“為什么叫車站,車站,就是讓你站著坐車。”后來,不知何故,從縣城到各鄉鎮的國有公共汽車全線退出,個體運營汽車一家獨大,超速、超載、晚點司空見慣,幾家車主搶客、拼命踩油門“賽車”的事也時有發生。一到逢年過節車費就漲,農歷臘月到來年正月這段日子,出門坐車需花費近乎平時兩倍的價錢。
當時,行駛于城鄉的公共汽車頂部尾部,總是掛滿了各色自行車,那是坐車人不得已而捎帶的,因為鄉下公共汽車站到各村之間,實在找不到代步工具。從鄉下進城,待遇會好一些,一下車,就有許多人圍上來熱情地追著要你坐他們的車,從普通三輪自行車、雙輪摩托車,再過渡到車主自行改造加了車篷的三輪摩托車,人貨混載,車主們膽豪心大動作粗獷,摩托車能開出汽車的速度,不免讓人提心吊膽。
縣城的十字路口,絕對是風景中的風景:各色人等,各樣車輛,熙來攘往,你走你的,我行我的,各行其是,信馬由韁,何時走,怎么走,走哪里,全憑各自喜好和心情,磕磕碰碰的事時有發生。為徹底改變這一狀況,管理部門便在路中央建設崗亭安排專人指揮交通,安裝紅綠燈管控交通秩序。一開始,不光鄉下進城的,就連本鄉本土的城里人也很不適應,不管紅燈綠燈,依舊我行我素。管理部門沒辦法,在路口攔起一條繩子,安排專人手拿小紅旗,脖子上掛一哨子,紅燈一亮,吹哨,舉旗,拉繩攔擋,等綠燈亮時,再放行。
規范見效果,習慣成自然。信號燈在人心里的份量越來越重,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交通秩序漸歸井然。于是,紅綠燈,再分化出各類轉向信號,減速帶,地面交通標志,從城區擴大到城郊,再擴大到鄉村。幾個重要的路口,還建起了立交橋,實行人車分流,行人特別是來往學生和接送的家長得已從容而過,再也不用面對車流擁堵和人車混行而興嘆。
公元2000年左右,莒縣城區終于開通了公交車,定時定點,花錢少,服務好,安全又方便,贏得市民一致拍手叫好。不少鄉鎮的同志羨慕得不行,通過各種渠道,要求將公交車線路擴大再擴大。于是,公交車先是慢慢擴展到縣城附近鄉鎮,近兩年更是全面開花,全縣城鄉、莒縣到日照全部開通了公交車,定時定點,放心如意,讓人盡享兩元三元時代的幸福:兩元游遍莒縣城鄉,三元自由來往日照莒縣,持老年卡免費乘車。每逢學生開學放假的日子,還會專門加征專車,直接把學生送到家門口。公共汽車上,常見一些手持老年卡的老者興致勃勃呼朋引伴轉戰各條線路,游遍莒縣逛日照,參加完這樣那樣的節慶活動又去別處購物品小吃看風景看熱鬧。在以往,莒縣人去趟日照車費高不說,還得早早到長途汽車站買票候車,錢沒少花,時間沒少搭,還老大不方便。而今,路邊公共站點隨處可見,下載個騰訊乘車碼不僅能手機付費,免了找零錢的麻煩,還能實時得知車輛到站情況,安全,方便,實惠,要多美有多美!
日照的路,在百姓的殷切期盼中,在建設者的汗水揮灑中,一天天變寬、變順、變暢,從丑小鴨變向白天鵝。
鄉村的路,從一開始只能步行,能走自行車,向能跑拖拉機,能過汽車過渡,從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向水泥面、柏油路過渡。過去,許多山村的人,有個急難雜癥什么的,全靠村人用土擔架抬了拼命跑,多少辛酸,多少汗水,多少遺憾,都留在路上。國道,省道,縣道,也擺脫不了狹窄與高洼不平,還時不時這里修修那里補補,公共汽車三天兩頭轉路走,轉路,繞路,顛簸,擁擠,喧囂,成為坐車出行的功課之一。那幾年,鄉下人羨慕城里人有水泥路,雨天也可做到腳不沾泥,如今,這種期羨卻在農村變成了現實,村與村之間全部通了水泥路,只要你不是想刻意過一把泥土癮,無論到哪個村,都可做到腳不沾泥。
從土路,到砂石路,再到水泥路,主干道又逐步變成柏油路,城鄉的路,一天天在變,變美,變寬,變暢,變順,從村村通,到戶戶通,如今是出門有路,上路有車。即使在山鄉,各式車輛直接開到山巔地頭。收獲的季節,肩擔人抬牲口拉成為歷史,收割運載的機械自如出沒田間,勞動已逐漸變成一種享受。三十年,天翻地覆,舊貌換新顏,回味一下,不少人也許還在驚訝,當年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忍耐力!
暢路漫漫,溝通無限。城鄉的路,如同一條條譜線,連接起城市鄉村,車輛行人,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匯入到中國夢的大合唱之中,演繹出動人旋律,奏出一曲曲和諧的樂章。這是時代的強音,這是歷史的頌歌,這是民心的喜悅,這是勝利的凱歌!
我們有理由相信:日照的路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