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苑光友
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一行行郁郁蔥蔥的行道樹,一盞盞亭亭玉立的路燈,一叢叢爭奇斗艷的鮮花,一幢幢錯落有致的民居樓房,還有那田間地頭揮汗勞作忙碌的農民身影……7月25日,走進莒縣招賢鎮,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文明和諧的鄉村生態畫卷。
近年來,招賢鎮按照“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總體要求,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通過“三清一改”“五水共治”等重點工作快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羅莊村、西黃埠村、王家臺子村、相家官莊村、大堯村等美麗鄉村建設已基本建成,一座座整潔又具有特色的村莊構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讓村民們真切感受到了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你看看這寬敞潔凈的招賢納士文化廣場,還有漂亮的公交站點……”在聚賢社區,居民宋時訊驕傲地說,“九十年代這里是臭水溝,路邊雜草叢生垃圾成堆,天氣一熱臭味難聞,蒼蠅蚊子亂飛。自從搞了美麗鄉村建設,臭水溝變成了‘朝陽溝’和文化廣場。新修的水泥路四通八達,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凈凈的,空氣好,又安靜,住起來舒服多了!”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招賢鎮以鄉村特色、地域特點和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充分考慮交通、區位、自然文化、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因村制宜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全面、立體、強勢地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廣泛發動群眾,在搞好綠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改水、改廁、垃圾治理工作并建立長效機制,極大改善了人居環境。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原則,對轄區內美麗鄉村建設做了細致全面的規劃設計,并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同時,建立健全了美麗鄉村建設考核驗收細則,實行“半月一調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考核、年終總考評”的督查機制,并將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完成情況列入年度目標綜合考核,確保美麗示范村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讓村莊變得更美更靚了。
“咱們村一年一個樣,越變越漂亮!”王家臺子村村民王友峰高興地說,通過實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村莊整體搬遷,原先低矮的小瓦房變成了兩層的小樓房,一家一個院,出門就是水泥路,連房前屋后小塊的空地也成了綠化景點,到處都收拾得特別干凈。現在家家用上了自來水,戶戶接通了有線電視,道路兩邊和文化廣場也亮起了路燈,晚上打球的、跳舞的、散步的明顯增多了,鄉村的夜晚也熱鬧起來了。
該鎮還堅持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相結合,在抓點、帶線、促面上狠下功夫,積極探索農村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完善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處理”為主要內容的垃圾處理模式,實現了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做到了點上靚麗、線上出彩、面上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