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蓓蓓
在不少人心里,高培松是一位自帶風雅、氣質高潔如松的藝術家。
可他說他是農民的孩子,從小喜歡吹竹笛、愛好音樂、向往藝術殿堂,如今從事著有關音樂藝術的工作。要說他身上有氣質的話,僅是厚實的土地培植了他堅韌厚道的本性,是從事的音樂藝術事業賦予他一些靈性的芬芳。
高培松,第十屆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日照市音樂家協會主席。
有時代感的精品力作始終是不變的追求
“目前市音協有會員200多人,已組織成立小提琴、手風琴、管樂專業委員會等。”不愿多談自己的高培松,說起音協的情況卻張口就來。
音協工作繁忙又瑣碎。
“參加比賽和文藝匯演、組織大賽、歌曲創作……”一刻也不得閑的高培松,心里有張成績單,默默地記錄著每項工作的分值。
去年,高培松帶領著音協人參與組織活動幾十場:參加首屆山東省青少年聲樂大賽、2018網絡春晚及日照市春晚等數場次文藝晚會、2018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迎新春文藝晚會、承辦第十三屆少兒藝術節、參與中國體操節開幕式、參與2018中國日照水上休閑運動會開幕式、舉辦太陽禮贊2018日照市原創歌曲演唱會、舉辦日照市第三屆優秀原創歌曲征集活動等。
“這就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鍛造隊伍,總體看取得一些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繼續努力吧。”高培松滿臉謙虛。
創作具有時代感的精品力作,始終是高培松不變的追求,也是成績單中分值較高的一項。
“成績還可以,有不少精品創作,但還有提升空間!”高培松細數著這項工作得分的內容:在加拿大第三屆金楓葉國際電影節兒童題材影片競賽單元獲“最佳作曲獎”;2018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笛簫小作品評選中作品《秋簫訴》獲銀獎;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組織的第十一屆山東省大眾藝術節“改革頌中國夢”山東省群眾合唱比賽中,獲最佳和聲獎和優秀組織獎;在第十一屆“齊魯風情”青年歌手演唱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在歌曲創作方面多次獲得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泰山文藝獎”:編寫出版了《與大海合唱》《飛揚的藍色音符》兩本原創歌曲集。
“他就像一只辛勤忙碌的蜜蜂。”同事們開著玩笑說,這捧回的一件件獲獎證書、一座座獎杯都是高培松辛勤付出的有力見證。
“回頭望望自己的初心,沒有多少精力搞個人的創作,雖略有惆悵,但心中還是自豪的!”高培松很是感慨,覺得自己學了音樂藝術這個專業,做了音樂服務工作,對社會文明建設有所貢獻,也是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成就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植根本土彰顯日照文化魅力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人們在追尋現代生活價值的同時,也維持著內心深處的鄉愁,換而言之就是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高培松直言,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一部以當地歷史人文為底蘊的文藝精品,可成為城市文化的靈魂和象征,能催生具有文化品位的城市魅力。對文藝作品來說,具備鮮明的本土特色則是它魅力和價值所在。
“音協工作重點在于植根本土創作,著力打造藝術精品,推出本土特色作品,以文化藝術品牌提升日照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高培松說,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音協正準備結集出版《日照市第三屆優秀原創歌曲集》,力推一批展現日照風貌、反映日照風土人情及改革發展成果的精品歌曲,傾力打造一部日照音樂組歌或組曲。
“唱響3—5首具有日照標志、易于傳唱的歌曲,為宣傳日照、唱響日照做貢獻,為日照建市三十周年獻禮。”一談起工作,高培松眼角眉梢都閃動著藝術的光芒,對各項工作安排條理分明。
“不知為啥,他工作起來總是激情滿滿,充滿斗志和希望。”同事們的話,讓高培松有點不好意思。
“正能量是最受大家歡迎的流行語,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是一種可傳遞的能量,讓我們心態更加積極、更加陽光。我的正能量來自我從事的音樂文化藝術教育工作,我會帶著音樂給予的正能量,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風破浪,高唱一支幸福快樂的歌!”高培松語氣中透著愉快。
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才能讓政協委員更出色
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已成為高培松心頭一份沉甸甸地責任。
“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身上肩負著社會的期盼和人民的囑托,必須盡心盡力、履職盡責。”高培松表示。
長期從事文化藝術工作,高培松十分關注日照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魅力風采建設。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而藝術則是靈魂的高地。一個城市的品位要靠精神文明來塑造,人民的幸福要靠精神文明來提升。”音樂藝術專業賦予他前瞻性的眼光,在《關于在我市建造專門音樂廳的建議》提案之后,他又提交了《關于提煉日照精神的建議》提案,建議將“日照精神”作為日照建市30周年的歷史凝結和新的起點。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城市的未來,精神文明建設當然也要從娃娃抓起。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高培松接觸了許多老師、家長和孩子,發現孩子們的校外教育和服務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
針對課后服務,高培松查找了相關規定,進行了深入調研,也參考了其他城市的一些做法。在此基礎上,他先后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訓市場規范管理的建議》《關于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機構資源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建議》《關于把家庭教育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項目的建議》等一系列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政協委員的一次建言,不一定能解決全部問題,但如果都盡一份責任,加在一起不就等于‘眾人劃槳開大船’嗎?”高培松說,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把政協委員當得更出色,更有價值!
高培松深愛著藝術、深愛著家鄉,他正以澎湃的激情和動力不斷描繪著自己絢麗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