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日照訊 7月21日至25日,山東黨政代表團依次赴北京、雄安新區、上海進行了為期5天的北上南下學習“取經”,在赴京冀滬考察總結會議上,劉家義書記指出,北京、上海、雄安新區的成功經驗,核心在制度創新,推動制度創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
8月23日,日照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運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省黨政代表團考察學習在很多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雄安新區將五大發展理念高標準落實到規劃中,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清楚后再開工建設;上海市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建成‘統一受理、整體服務’的企業辦事‘一張網’,實現了區級企業辦事事項全覆蓋。通過對標學習,我深刻感受到改革創新為三地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蓬勃動力,當前我市正處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堅持流程再造、自我革命,才能打通和破解發展中的堵點、卡點、難點。”
與北京、上海和雄安三地相比,我市財政工作在工作理念、制度設計等方面有哪些差距?孫運鋒認為,主要表現在制定財政政策時思想還不夠解放,扶持方式較為單一,獎補環節后置,有的采用“一事一議”方式,存在政策碎片化的現象。
我市通過近年來持續不斷的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已具備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的條件。特別是今年以來,財政部門堅持“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扎實推進財政管理改革,以推動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強化業務主管部門和區縣權責,配套出臺多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申報環節、服務流程、試用范圍,初步構建起“1+2+N”資金監管制度體系。注重強化“理財為民”的服務意識,在不折不扣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對財政扶持政策進行了梳理,組織干部職工多次到重點企業、基層一線進行政策宣講,在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加快發展的同時,廣泛收集基層和群眾對財政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并通過開辟網上“局長直通車”、邀請市民代表列席辦公會議等暢通交流渠道,積累了一些制度創新的經驗。
下一步,全市財政系統將按照省委和市委要求,找準問題差距,精準發力,在去年出臺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系列財政政策的基礎上,整合出臺促進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效果作用,從兩方面著手推動財政系統“流程再造”。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扶持政策“碎片化”,系統重構制度設計,在財政資金支持方向上,要徹底改變過去“撒芝麻鹽”式的扶持方式,真正找準發力點、精準發力、集中發力,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九大產業,特別是在培育數字經濟、網紅經濟方面,著力打造政策洼地和產業高地。二是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資金支持手段和支持方式。比如,將財政資金事后獎補的單一方式調整為事前補、事中補和事后獎相結合的方式。在基金投放方面,進一步研究創新政府引導基金的制度設計,強化市區統籌,強化投貸聯動,最大程度地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對重點招引項目,通過市區聯動設立項目基金,撬動重大項目落地,支持項目建設,帶動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多管齊下”,努力發揮好財政資金、政府基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