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第一季度,專區治療貧困人口612人,累計減免全部住院費149.84萬元,免除個人自付醫療費達12.16萬元,有效減輕了患病貧困人口的看病就醫負擔。 2.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費用,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0元,救助年齡從13周歲擴大到17周歲。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提高到8000元。 3.全區擬新建幸福院6處,目前正在建設3處。加快建立“六元三位一體” 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4.力爭2020年實現所有在冊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救治。 1.已安排符合安置條件的第五批專項公益性崗位70個,全區11個鎮(街道)251個退役軍人服務站已全部建成運行。 2.已建立區級領導包聯鎮(街道)聯系退役軍人制度,定期開展走訪座談活動。 1.低保已按新標準發放,特困人員新標準按照政策要求從7月1日起發放。 2.已啟動陳疃鎮失能、半失能護理型敬老院提升改造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室內配套工程建設。 1.推動喪葬禮俗改革工作落實,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 2.整肅殯葬服務市場秩序,排查我區注冊殯葬經營機構36個,未注冊的殯儀服務業戶34戶,殯儀用車62輛,無保險的13輛,對于無證經營殯葬服務和無證、無保險殯儀用車問題,已責令限期整改,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全區殯儀服務用車管理規范辦法。 1.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有效防范機制,2019年12月前全部開通農民工工資個人結算賬戶開立、銀行卡辦理綠色服務通道,確保所有農民工工資全部通過銀行卡發放。 2.嚴厲打擊各種拖欠行為,對嚴重拖欠農民工的失信企業、單位,及時在媒體上進行曝光,妥善處置欠薪類不安定因素。 3.探索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示范點。 1.2019-2020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9所,新增學位1.1萬個,持續化解城鎮中小學大班額。 2.2019-2020年,招聘義務教育學校教師330名,加大中小學教師補充和調配力度。 3.實施城鎮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工程,2019年全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所,新增學位5600個以上。 1.已將苯丙酮尿癥納入門診特殊疾病保障范圍,將唇腭裂患者治療費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將腦癱、自閉癥等納入診特殊疾病病種范圍。 2.搞好企事業單位引進優秀人才醫保政策配套。 3.按時實現省內異地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一卡通行”,提升異地就醫服務保障水平。 1.完善藥品追溯體系建設。 2.完善疫苗應急處置機制。 3.建立信息通報制度、聯合檢查制度。 4.完善監管長效機制。 5.嚴格、規范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和鑒定。 1.健全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2.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1.計劃生育特別扶助金提高至傷殘類每人每月480元、失獨類每人每月580元。 2.對失獨家庭進行試管嬰兒和人工授精生殖輔助手段進行再生育的,分別一次性補助3000元和30000元。 2.全力保障鄉村醫生合理待遇,對我區鄉村醫生基本藥物補助調整到1500元/人/月。按照2012年繳費標準的50%對參加靈活就業或企業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進行補助。 1.加快推進扶貧開發政策與農村低保“兩項制度”融合。 2.將農村建檔立卡、農村低保家庭學生納入到教育扶貧資助范圍,統一按照義務教育階段,每人每年交通、生活補助3000元;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教育階段,每人每年生活補助3000元;高等教育階段,每人每年生活補助6000元并全額補助學費。 1.加大刑事打擊力度,2019年以來,共受理非法集資類案件1件1人和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4件5人。 2.拓寬打擊非法集資管控途徑,加強宣傳教育引導。 1.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今年計劃建設完成路網提升工程68公里,自然村通達工程14公里,養護大中修工程66公里,建設客運站245個,總投資3.3億元。 2.扎實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年內完成78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3.做好農村改廁工作。 4.做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作,年內計劃解決38個任務村、2.5萬人的飲水問題。 6.開展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年內實施1448戶清潔取暖改造。 7.對2019年市定8個貧困村的電網升級改造已完成。 1.健全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制度,落實《關于促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實施意見》,第一批有土地證或權屬來源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約45130戶,土地證已繕證完畢,發放到戶。第二批無權屬來源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已繕證51000戶。 2.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后的保險機制,2018年二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東港區“政銀保”貸款保證保險共計11筆,累計貸款金額1210萬,累計保費收入36.3萬元。 1.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今年招聘教師300名。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近2年為西湖、陳疃、三莊三鎮新招考教師62人。 2.做好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依托“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農民工懇談日”等專項服務活動助推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 1.做好破產困難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工作。 2.完善鞏固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的工作機制。 1.狠抓市委、市政府“1+1+12”系列方案落實。 2.深化生態環境各項工作,2017年底以來,我區已啟動了8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總面積約4700畝。 3.加大環保執法力。 4.持續推進環保督察常態化。 5.完善督查問效機制,狠抓生態環境責任落實。 1.強化天然氣保供能力建設; 2.加強車用天然氣價格監測調控。
(來源:東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