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史樹梅
為促進市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會議精神落地落實,動員全市上下立足建市30周年新起點,重整行裝再出發,奮力譜寫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新篇章,本報自今日始開設“而立之年再出發,擔當作為正當時”專欄,集中宣傳報道各區縣、園區、市直有關部門、企業在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方面的思路舉措。敬請關注。
“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向全市發出了‘而立之年再出發’的號召,催人奮進、令人鼓舞,再一次點燃了全市上下干事創業的激情,極大地提振了廣大黨員干部抓創新求突破、勇擔當促落實的精氣神?!?/span>
10月13日,東港區委書記王世波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東港區將牢固樹立主城意識,深入貫徹市委全會“思想境界再提升、改革力度再加大、創新步伐再加快、落實本領再增強”要求,聚焦理念、平臺、制度“三個創新”,敢想敢干、善作善成,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思想領先,就會贏得發展主動;觀念落伍,就可能錯失一個時代。去年以來,東港區正確處理“舍”與“得”的關系,在中央活力區招引前海廣場、黃海明珠廣場、銀座夢時代商業綜合體等“十強產業”項目18個,開工建設寫字樓214萬平方米,高390米的海韻廣場正在建設,高432米的地標建筑日照中心廣場正在規劃,初步搭建起培育產業、招引人才的“梧桐樹”。特別是當前,日照城市環境優美、產業基礎良好、交通條件發達,尤其隨著車主邦、字節跳動、浣洗中國等互聯網企業的落地,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今年,計劃通過自建、租賃等方式解決人才公寓300套,爭取3年時間解決不少于1000套,確保人才引進來、住得下。
王世波談到,平臺是各類資源要素互聯、互通、互動的載體。誰的平臺好、平臺大、能級高,誰就能聚合更多優質資源、創造更多新可能。東港區將切實增強平臺意識、強化平臺思維,投入更多精力抓好平臺建設,推動平臺創新。
——抓好中央活力區平臺。去年,依托中央活力區建設的日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吸引60余家企業入駐,實現稅收1.49億元。下一步,將繼續把中央活力區作為最大的招引平臺,加大對18座重點商務樓宇扶持力度,在已打造7座稅收億元樓的基礎上,力爭年底達到10座,打造更多“立起來的開發區”。
——抓好園區平臺。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的部署,瞄準“園區企業化、集團化”方向,在空港經濟開發區、鋼鐵配套產業園完善“管委會+”、全員聘任等模式,配套工業地產、公共服務平臺等設施,推動園區向“3.0”版邁進。
——抓好展會、賽事、論壇平臺。發揮全國煤炭交易會、中國圍棋大賽、中國(日照)茶葉博覽會等平臺作用,用好會展中心、文博中心等場館設施,匯聚專家學者、研發機構、企業客商,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洽談,使城市更加集聚人氣和資源,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制度創新催生高質量發展動能。圍繞項目落地,盯緊“十強產業”,盯住痛點堵點難點,推動流程再造,建立重點項目聯絡員、“標準地”供應制度,用好重點項目信息化指揮平臺,為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創造條件。圍繞政策落地,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智能化服務,推進“市區一體、流程再造”,為市級71項審批事項“跑好腿”,著力打造“干部作風最好、辦事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的現代化海濱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