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誰搶占了創新的制高點,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主動。
建市30年以來,我市始終以創新方法、思路和手段,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從設立“政府工作創新獎”,推動各項工作的創新,到以理念革新、平臺革新、產業革新、人才革新、制度革新為引領,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推進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強,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愈發顯現。
創新是時代的脈搏,創新驅動是發展的潮流。創新,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站上新起點、正在“發力超越”的日照,要想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先機、贏得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必須進一步唱響“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在推動創新上持續加勁發力。
在推動創新上持續加勁發力,就要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濃厚氛圍。創新是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必須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當前,我市創新工作仍存在上熱下冷、點熱面冷的情況,需要繼續大力推進“從0到1”和“從1到N”兩個層面的提升。要深化社會創新獎評比,通過開展創新擂臺賽等辦法,進一步激發各個層面的創新積極性,讓創新氛圍熱起來;著力抓好創新經驗的復制、轉化,加快連點成線、推點及面,推動各種創新成果的應用。
在推動創新上持續加勁發力,就要注重搭建創新平臺。平臺是集聚創新資源、開展創新活動、推動技術進步、支撐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和載體。擁有優質創新平臺,才能讓創新人才、創新資本等各類創新資源在空間上形成集聚,產生化學反應,促進創新項目的裂變升級,并加快創新成果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對鋼鐵產業、汽車產業、精細化工產業等重點行業發展,加快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針對大學生群體,加快“城市+大學”創業共同體建設,搭建眾創空間;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自主搭建、合作共建創新平臺,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核心競爭力。
在推動創新上持續加勁發力,就要著力優化創新生態。參天的大樹,離不開肥沃的水土;創新的力量,源于優良的生態。營造一個寬松公平、活力充沛的創新環境,是對科技人才和各類創新主體最大的支持。要強化精準政策供給,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對重點鼓勵發展的領域,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服務體系,建成完善的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為創新提供更充沛的“陽光雨露”。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推動創新上持續加勁發力,切實把發展引到創新驅動上來,為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