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日照樂章
林文欽
每一個經典的城市,應有所處時代的聲音表達,就像那些在歷史中風化了的城市記憶。只要那些老市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那時的民房、街道,就會感慨建市30年來的變遷和生活的幸福。
作為一名70后,我的耳朵見證了日照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不凡演繹。大小建筑工地,轟轟烈烈的挖掘機和腳手架,指揮臺上響起的開工哨子,天空中寂靜飛過的鳥群……拆遷和重建,像在市區上空頻繁吹響的起床號和沖鋒號。
日復一日,耳朵里面的日照城在周而復始地奏鳴時代樂章,車輪聲、機械的轟鳴、流行音樂等各種聲音組成的城市的聲音。有時我也心想,對一個心智健康的人而言,城市所有的嘈雜和喧嘩,不正交匯成一支現代搖滾樂么?
一個人獨處時,我不由打量起日照——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城,我聆聽著它發出的聲音,竟發現其中蘊藏的獨特味道。“磨菜刀”“補雨傘”“箍桶喲”……這些城鄉接合部最熟悉的吆喝聲,隱匿于街頭巷尾,帶著最本土、最親切的記憶,曾散發著過往歲月的芬芳。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傳統的叫賣聲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壞手機、壞筆記本修嗎?”,同時伴著“收購舊電腦、舊手機、舊熱水器喲……”21世紀的經濟浪潮風起云涌,城區街上又飄蕩起一種新的吆喝:“收購舊桌椅、老家具、紅木家具……”有趣的是,吆喝聲中夾雜著南腔北調,聽起來像精彩的小品或相聲,不啻是一種原汁原味的藝術享受。
晚春的清晨,我悠閑地步入銀河公園,感覺到這里的聲音悄然更換了音色。晨風中,公園小廣場上飄來了舞蹈旋律,退休大媽們在動感激情的歌曲《好日子》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當日午后,我聆聽了城市詩歌朗誦會,開場的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讓人心曠神怡。想來,現代城市是復雜而和諧的,不同音色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傳統文明與現代都市的交融,顯得靈動而親切。
當日照開始逐漸長大變強,我慢慢學會了傾聽:城市的新生,正在市民身邊。請記住城市生長的脆響和剝落,回過頭去,在這些聲音里,我們會看到一場獨特認知的變遷,這是城市留給我們每一個人不一樣視角的故事。
作為日照城的客居者,我的耳朵是有福的。當我充分打開自己的耳朵,敞開自己的心靈,所聽到的是城市文化拔節成長的聲音。在市區,文化大講堂、打工文學論壇、新媒體展示周等文化品牌活動方興未艾,吸引著我加入了“聽講座一族”,獨享屬于自己的精神生活。
城市在擴展,建筑在拔高,這是發展年代必然發生的景象。像蘇寧廣場、嵐山港區等公共場所,它們發出的聲音并不一定僅是動人的樂章。東方商廈工地的敲敲打打聲、海納購物城傳來的電鋸“吱吱”聲、日照大道的車來車往聲、林家灘商業街擴音器的叫賣聲……每一種聲音,都增加了城市音響的分貝,卻又掩蓋不了城市的旅游休閑品質。在日照,四處流淌著如同葫蘆絲一般絲滑悠揚的聲音。當你觀察著每一個日照人忙碌而祥和的表情,每一個表情都是一個音符,共同匯成了這座城的淡雅之音。
當我坐著車子在市區觀光,一個個養眼的情境在視線中掠過:燈塔廣場、市博物館、中心綠地、東港劇場、海曲公園、海樂園……車水馬龍的街區,一幢幢剛剛崛起的高樓大廈;白晝的生機盎然,黑夜的五彩斑斕;大潤發超市,大學書城,銀座廣場,社區書報亭,巨型廣告牌。我忽然覺得一直埋藏在心底而又怯于開口的熱愛,以及深刻的幸福感油然而起!
古老而新潮的日照,她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匯成一首大型的交響樂,傳揚一曲更新、更美、更昂揚的“新日照頌歌”。
混合多種色彩的聲音,記錄了日照成長的歷程,也融入了市民復雜的文化情懷。近日,我聽市廣播電視臺的朋友彭君說,他將城市大街小巷錄入的數十小時的聲音重新剪輯編排再放出,在耳機里再現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日照城。通過聲音的再現,那些被掩蓋在“眾聲喧嘩”里的城市細節,以及隱藏在聲音背后的城市表情和情緒都別有一番滋味。
城市,會讓明天的生活更美好。只是日照在發展進程中,要經歷一些時代變奏。我要告訴你的是,城市的聲音并不比大自然之聲缺乏詩意,關鍵是你要練就一雙善聽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