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訪市商務局局長焦安勇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秦釗
“市委第十三屆六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推動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園區體制機制障礙,破解制約開發區的發展‘瓶頸’,推動開發區瘦身強體,掀開了我市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的新篇章。”10月23日,市商務局局長焦安勇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建市30年來,我市已經形成了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格局,園區開放載體作用日益凸顯,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目前,我市利用外資已累計達到68.68億元,2018年外貿進出口達895億元,其中開發區利用外資、對外貿易就分別占全市的80%和60%。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區自身積累的矛盾問題越來越多,動力缺失、活力衰減、能力不足的弊病越來越明顯,部分開發區承擔了大量的社會事務,無法聚焦“雙招雙引”、經濟發展等主責主業,導致綜合實力不強。
開發區是我市利用外資和外貿發展的主戰場,也是我市“開放活市”戰略實施的關鍵所在。焦安勇表示,市商務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第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為總抓手、總引領,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服務好開發區改革,以改革助推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為全市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以工作實際成效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為此,市商務局將做到“三個堅決”。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當好“開路先鋒”。全力服務好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嵐山經濟開發區改革試點,著力推動去行政化改革, 努力將試點開發區打造成我市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的樣板;扎實推動全市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確保20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務;鼓勵企業運營和市場化合作共建開發區,積極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好日照綜合保稅區、日照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
堅決突破園區打造外資招引“主戰場”。建立商務部門與各類經濟園區對外招商聯動機制,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依托開發區精心組織重大招商活動;全力攻堅大項目、好項目,重點圍繞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十強”產業領域開展對外合作;積極宣傳《日照市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落實有關政策措施,進一步組織實施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大使制度。
堅決改出活力打造外貿穩增長“定盤星”。聚焦開發區企業發展,組織實施好境內外各類重點展會計劃,開展“日照品牌海外行”活動,帶領開發區企業特別是涉美出口企業“走出去”開拓非洲、東盟以及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做活做強存量增量文章。圍繞開發區內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出口品牌創建、出口基地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等,狠抓出口企業轉型升級,調優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提升管理水平,全力支持擴大出口,發展一批海外倉等外貿新型業態,將開發區打造成外貿穩增長的“定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