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之城風華茂 體育產業揚帆時
——聚焦新時代日照市體育產業發展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帥 馬秀萍
體育賦能城市。
從“黃海灘頭”到“水運之都”,在三十年砥礪筑夢的前行中,日照以藍天碧海為墨,以體育事業為筆,不斷書寫著“活力之城”“體育之城”的激情篇章。
在此過程中,體育產業這一朝陽產業,也漸漸成為城市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做大、做活、做優體育產業,將其打造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日照市認真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堅持政府主導,以體育產業規劃為引領,以賽事平臺為核心,以體育綜合體為抓手,以“體育+”“+體育”為路徑,運用市場化思維發展“大體育”,打出了一套助力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最大程度掘金體育產業。
于是,新時代的日照體育產業,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開辟新氣象,助力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助推日照經濟高質量發展。
點燃“換道超車”新引擎
2016年,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日照“五城同創”和打造世界知名海濱體育城市規劃,我市積極探索體育小鎮發展帶動城市體育產業轉型升級新模式——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閃耀登場。
位于中央活力區核心區的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是全國唯一可以舉辦所有水上運動項目訓練和比賽的區域,連續兩年榮獲“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稱號。各項賽事論壇活動在小鎮接連登場,一個個代表性項目在小鎮拔地而起。
小鎮每年舉辦60余項省級以上重大體育賽事,蝶變為一座飽含體育元素的“城市會客廳”。“春打太極拳、夏開水運會、秋跑馬拉松、冬辦體操節、四季打網球、全年下圍棋”的賽事“四季歌”在小鎮不斷唱響,吸引成千上萬人踏足日照、認識日照、傾情日照。
事實上,在積極探尋體育產業新的發力點的過程中,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的崛起只是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已培育國家級體育基地(單位)3處(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黑虎山全國綜合科技體育基地、中大體育產業集團國家級體育示范單位)、省級示范基地(單位)3處和市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單位)11處,為全市體育產業發展打造重要基石,體育產業基地建設由此全面起勢。
在此基礎上,“體育”與多業態有機融合,讓體育產業不斷迸發出新活力。
體育+旅游——量體裁衣打造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將全市景區景點用體育串聯起來,打造了“海濱山岳行”體育休閑旅游線路,每年吸引體育游客1000多萬人次。
體育+康養——發展以太極拳、登山、養生、休閑等為主的健康產業,體醫結合模式成為全省推廣典范。
體育+培訓——優美的藍天碧海,優良的生態環境,一流的體育設施,讓日照成為全國水上運動、全國網球運動、全國沙灘排球運動的大本營。
體育+文化——分別與山東電視臺和國內頂尖團隊聯合打造體育真人秀,建設全國首個青少年水上運動體驗中心,舉辦元旦迎日祈福大典等活動,體育與日照文化底蘊深度融合。
體育+創意產業——建設KOL創意產業園,打造區域性“網紅+”經濟聚集區。
體育+媒體——與山東電視臺達成戰略合作,開辟省級媒體與地市融合發展新路徑。
體育+金融——發行體育聯名卡,打造了集運動、消費、結算、理財、融資、增值、權益等多種服務于一體的體育金融生態圈。
體育+休閑——積極培育冰雪、登山、傳統體育等冬季休閑運動項目。尤其是2019年春節期間,推出12條體育休閑旅游線路,吸引體育旅游人數近70萬人次。
同時,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底蘊豐厚的文化積淀,加上體育賽事、體育產業的催化,日照近年來逐漸成為了“網紅”城市,來日照“打卡”的外地游客越來越多,“網紅經濟”漸漸成為日照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
而體育產業的發展,也直接帶動了日照客流、商品流的不斷涌動,并以此吸引外地的物資、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不斷集聚,這些資源要素的重組、整合,催生了一種新的經濟業態——流量經濟。經濟能量、能極持續流向日照,為日照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生命力。
通過構建多元平臺,做好“體育+”“+體育”,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業態,日照正點燃經濟發展“換道超車”新引擎。
搭建“賽事經濟”新平臺
辦一場賽,識一座城。
體育,早已被打造為日照的城市名片、城市請柬。而我市以一場場賽事為依托,正為發展體育產業、打造“體育之城”而搭建“賽事經濟”新平臺。
10月13日,2019日照國際馬拉松成功舉辦,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0名馬拉松選手歡聚日照,共享奔跑盛宴。“日馬”是一場速度和毅力的較量,也是日照打造城市品牌、展示對外形象、增強影響力的窗口,更是體育產業綻放光彩的嶄新載體。
“在大青山巔,與世界推手”,大青山國際太極拳成為世界太極文化交流大舞臺,每年吸引海內外2萬多人前來習拳,直接拉動景區收入3300多萬元。
日照東方,大放“弈”彩。中國圍棋大會讓“世界在日照同下一盤棋”,直接拉動旅游收入超過1億元。
2018年中國體操節是我國舉辦的首個綜合性體操節盛會,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304支隊伍、近萬名運動員齊聚日照;2019年中國體操節擬定于12月下旬在日照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預計參賽運動員將超過1萬名。
賽事聚人氣,也聚財氣——在這些方面大做文章,我市通過各類賽事活動的舉辦有效改變了傳統客源結構,帶動了體驗性、參與性項目發展,為體育產業發展增添新爆點。“春打太極拳、夏開水運會、秋跑馬拉松、冬辦體操節、四季打網球、全年下圍棋”的精彩燃爆四季、炫動全年,體育產業不斷汲取能量,體育也成為日照重要的文化符號和城市印記,有力推動了“活力之城”建設。
一項項重大體育賽事,帶動一條條產業鏈,營銷一座城市——日照搭起高效“賽事經濟”平臺,發出“最具顏值”的城市請柬,走出一條最佳“社交”路徑。“一人參賽,多人旅游;一日比賽,多日停留;單人競賽,多人消費”的“賽事經濟”模式已經形成,激發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
開拓“體育消費”新市場
今年7月份,我市成功推出了“前川杯”和“康谷杯”日照三對三籃球超級聯賽,同時還舉辦三分王、籃球寶貝海選、花式籃球、跆拳道展演、抽獎等系列配套活動。活動分為周賽、月賽、季賽和年度總決賽等,一直持續至10月份,大批年輕人站上球場一展身手。
同時,球賽現場設有冷餐飲品、運動飲品展銷等配套商業活動,吸引了眾多體育愛好者和市民游客,場面非常火爆,每晚吸引帶動觀賽、健身人數3000余人次。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日漸深入人心和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體育消費的潛力正在不斷積蓄。
體育消費,開拓了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市場。而廣泛堅實的群眾基礎、活力四射的全民健身,是體育消費、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以籌辦第25屆省運會、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為契機,我市加快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了專業化大型場館和群眾性健身場所結合、城市“綠蔭健身工程”和農村全民健身工程一體化、公共體育場所和學校場地開放統籌推進的場地供給新格局。打造“10分鐘健身圈”,打通全民健身遍布城鄉的“毛細血管”,在全省率先實施四級體育組織建設。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體育健身場地5500余處,55個鄉鎮、362個社區全部建立體育總會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與此同時,我市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活動普及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提高市民幸福指數,打造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2018年賽事活動多達1000余項,2019年賽事活動近2000項,社會力量辦體育蓬勃發展。
“處處都是運動場、人人都是運動員、家家都有啦啦隊”的氛圍日趨濃厚——在日照,全民健身已成燎原之勢,極大地激活了全民體育消費潛力,為體育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能。
“活力之城”激情涌動,“而立之年”厚積薄發。
新的時代,新的起點,體育產業必將在日照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日照也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體育產業發展的各項要求,不斷拓展體育產業邊界,全力提高體育產業發展質量,打造世界知名海濱體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