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季平 通訊員 陳建宇
春節臨近,安東衛街道海產品干貨一條街繁忙異常。“多虧了今年減稅降費的好政策,我們每月省下增值稅和附加稅費能有3000多元錢,相當于一年多了近4萬元的利潤。”個體戶張慶偉喜笑顏開。
在嵐山區,像張慶偉這樣受益的個體戶,不是個例。“2019年,通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共減免稅費3435.57萬元,惠及納稅人10213戶次。”據嵐山區稅務局局長陳常國介紹,此次減稅降費改革中,嵐山區通過降低增值稅稅率、按照50%的幅度對小規模納稅人頂格減征“六稅兩費”,以及對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進行調整等措施,用足用活政策,有效減輕了小微企業的負擔。
受益的不僅僅是小微企業。在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尹雪瑩看來,得益于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落地,日鋼集團2019年的增值稅減稅空間預計達2億元。“這極大地促進了公司對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及研發投入。”
為有力推動減稅降費工作的高效開展,嵐山區結合實際提出了“點線網格”的全方位工作模式,實現了全稅源覆蓋、全稅種管理、全過程監控、全方位監督、全事項分析,讓各類所有制企業從減稅降費中切實感受到政策帶來的紅利。
該區稅務局堅持“一點”引領,強化減稅降費統籌指導,抽調11名業務骨干成立減稅降費工作專班,作為全區減稅降費工作“指揮部”,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減稅降費“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落實。
由嵐山區稅務局稅政一股、稅政二股、社保和非稅收入股三個股室“三線”,負責增值稅、六稅兩費等稅種減稅降費工作的指導和推動,以“精、細、實”分類分批抓好減稅降費工作,確保納稅人、繳費人應享盡享、應退盡退。
同時,該局瞄準減稅降費政策著力點,以“五網”兜底,保障減稅降費舉措落地,在全區五個基層分局搭建22人專家團隊,對“雙招雙引”、新舊動能轉換、民營經濟等重點項目,實行“面對面”專人包靠服務,送上個性化的“點對點”、“滴灌式”減稅降費政策輔導。
減稅降費政策落實關鍵在基層分局,為此,根據分局實際,區稅務局按行業和規模,把五個基層分局78名稅務干部,劃分到七十八個網格,分局長為網格長,每個網格對應一名網格員,建立了崗責明確的減稅降費“網格化”管理工作體系。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嵐山區共落實各項稅收優惠超12億元,惠及納稅人13.37萬戶次。伴隨著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生根,企業得以“輕裝上陣”,進一步激活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為“黃海明珠 鋼鐵新城”建設注入了經濟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