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全媒體記者 費洪芹
核心提示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重要論述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重要指示的綜合抓手。
讓運動健康成為城市基因和形象品牌。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有利于解決我市體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助于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與新期待,更有助于加快建設“活力之城、運動之城、健康之城、體育之城”,全面提高日照的城市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
因此,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是市委、市政府增進民生福祉、謀百姓之利的大好事。民進日照市委專門提交了一份《關于大力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的建議》,近日,記者對該提案落實情況進行了追蹤回訪。
提案回放
在提案中,民進日照市委提到,我市“藍天、碧海、金沙灘”的生態優勢和“山、海、港、城”渾然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特點,為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提供良好的資源稟賦。
“經過深入調研,我市已建成占地9.2平方公里的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日照體育公園、日照中心體育場、市網球公園、區縣‘一場兩館’等大型公共體育設施建成后,體育基礎設施條件將進一步優化,鄉鎮體育總會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91.5%,城區基本建成15分鐘健身圈,先后成功舉辦世帆賽、中國水上運動會、中日韓國際帆船賽、國際馬拉松、啦啦操等重大賽事。”民進日照市委認為,我市已具備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的基礎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第25屆省運會將由我市獨立承辦。于是,民進日照市委建議,我市從“多渠道、多路徑完善運動健身設施”“進一步提高對全民運動健身的指導服務水平”“堅持運動健身與體育產業一體化推進”“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四個方面推動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工作高效規范開展。
辦理追蹤
“2018年9月30日,山東省將日照作為唯一一個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的地級市報到國家體育總局,這也意味著日照正式進入‘創建時刻’。”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工作中,市體育局下大力氣從“完善組織保障,構建‘五城同創’新格局”“健全網絡布局,構建全民健身新體系”“完善體育設施,構建群眾健身新平臺”“提升服務水平,構建全民參與新局面”“創新驅動,構建體育融合新理念”“跟蹤調度,構建督查考核新模式”六個方面將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與籌辦第25屆省運會相結合,按照市、縣、鎮一體聯創,全方位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市品質。
針對該提案中所提出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建議,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積極回應:“健康心理是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的應有之義,培育市民健康陽光心態是活力城市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全市精神衛生工作高度重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切實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促進廣大市民身心健康。
提案答復
2019年4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籌辦及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暨建設活力之城動員大會,對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進行安排部署。
市體育局從解決“想健身、能健身、會健身”問題入手,加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系建設。目前,我市55個鄉鎮和362個社區全部建立了體育總會組織,覆蓋率達到了100%;2189個村建立體育組織。我市基層組織建設經驗在全國會議交流推廣。
市級已建設了香河體育公園、安泰網球公園、市足球公園、駐龍山自行車主題公園等一批大型場館設施,3.6萬人的日照奎山體育中心已規劃建設。區縣均已規劃建設“一場兩館”。全市已建成各類公共體育設施2800余處,建成健身步道(自行車道)773.13公里,城區基本構建了10—15分鐘健身圈,行政村(農村社區)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實現全覆蓋。
深入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健康促進服務網絡建設工作,將區縣國民體質監測網絡建設列入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考核指標,建設國民體質監測和健康促進服務中心21處,已為2萬余名群眾進行了體質測試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目前,我市社會體育指導員11720人,活躍在全市3000多個活動站點上,成為引領群眾健身的一支重要力量。
科學制定“體育+”“+體育”系列融合政策,在沿線景區(景點)設置自行車、龍舟、皮劃艇、登山、定向越野等30余項省級以上重大賽事活動,進一步提升沿線區縣、景區(景點)辦賽能力與水平,打造“海濱山岳行”體育旅游線路。制定《日照市體育產業基地管理辦法》,培育國家級體育基地2處、省級示范基地(單位)3處和市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單位)11處。
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是一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9年5月,市衛健委聯合市委政法委、市委宣傳部等12部門單位,制發了《日照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健康細胞工程(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企業、健康家庭)和基層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設立了日照市心理咨詢中心,開通7960369、12355心理熱線,咨詢師24小時為來詢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心理支持、咨詢和干預服務,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的公益性心理健康輔導基地初步建成,全市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