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排查、防控物資、防控機制、復工復產……身為嵐山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經理的孫鋼,這段時間依然很忙。
45歲的孫鋼,與眾多共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員一樣,奮不顧身沖到戰“疫”第一線,且看這位“山東漢子”的四個戰“疫”故事。
戰“疫”故事一:正月初四上午9時,正在給父親熬藥的孫鋼,突然接到任務———建設嵐山魯蘇新疫情防控檢查點。
一邊是72歲高齡臥病在床的父親,一邊是迫在眉睫的工程任務。“任務來了,你就安心去。”父親寬慰兒子。安頓好父親,孫鋼立刻奔赴項目現場,緊急采購物資,第一時間組織管理,測量、水電、清表、一線操作等人員到位,安排聯系渣土運輸、活動板房、集成房屋吊裝,調集1臺吊車、5臺挖掘機、8臺運輸車,調運1500立方米土方、30立方米混凝土……3—5天的工程量,縮短至12個小時,至晚上9時,終于完成了建設任務。第二天,嵐山魯蘇新疫情防控檢查點順利啟用。
戰“疫”故事二:正月初五晚8時左右,孫鋼接到改造區人民醫院防疫樓的任務。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建材行業大多已經關門,憑借自己多年在建筑行業的基礎,孫鋼迅速找來安裝人員,采購鋁合金、玻璃門窗等物資。
“去醫院改造防疫樓,誰都會害怕,但是,在這種關鍵時刻,絕不能后退。”孫鋼親自帶領施工隊進入施工一線,從單位班子成員到普通黨員、駕駛員、材料商,不看身份、不論級別、不分專業,全部親自動手,改造安裝,最大限度壓縮施工時限。
經過連夜通宵奮戰,凌晨5點30分,防疫樓改造任務順利完成,再一次刷新了城建速度。
戰“疫”故事三:正月初七中午,剛拿起筷子準備吃飯的孫鋼,接到建設區人民醫院發熱留觀病區任務。妻子說:“吃完飯再去吧……”孫鋼放下筷子對妻子說:“時間緊、任務重。”隨即趕赴外區縣考察活動板房并定購,一邊調配人員,一邊調度機械、聯系空調及運輸……在公司各單位各部室齊心協力、積極配合之下,歷時13小時,至凌晨零時,全員不打折扣、保質保量,完成板房運輸、吊裝到位、空調安裝,19間留觀板房全面竣工。
戰“疫”故事四:因疫情留觀區占用了嵐山區人民醫院停車位,需要新建停車場。正月初八早上6時左右,天還沒亮,孫鋼再次加入到區人民醫院臨時停車場的建設隊伍當中。全體人員加班加點,不分晝夜,搶抓工期,回填土方石、級配碎石,澆筑C30砼,歷時60小時,建成7150平方米臨時停車場,一場硬仗再次完美收官。
許多身邊人都為孫鋼的連續作戰精神點贊,他卻說:“我只是盡了自己的職責,我們整個團隊才是最該點贊的,這是一支能打硬仗打勝仗的隊伍。”
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場上,孫鋼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詮釋了有一種“逆流而上”叫“我是黨員”。
(通訊員 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