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沒有就餐前確認價格的習慣,現在感覺透明消費,挺好的。”8月16日19時,來自北京的陳女士在海洋美學館餐廳,確認過菜單價格和消費費用后,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服務人員隨即將菜單交由廚房開始制作。這是自7月24日山海天實施“餐前價格確認”制度后,要求商家做到的規定動作。
“餐前價格確認”制度,是經營者在消費者下單后、用餐前,先核算用餐費用,并向消費者明示,在消費者確認無誤且簽字后按單供應、誠實收費。臨時更改菜單的,再由消費者二次簽字確認。餐飲經營者點菜單保存期限不低于1個月,在發生消費糾紛時,將以簽字確認的菜單為依據,進行調解處理。
長期以來,消費者點餐之后,餐飲經營者即按菜單制作菜品飲食,餐后結賬時,有時會出現騙客宰客、價格欺詐行為,消費者即便投訴到相關部門,由于與經營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調解難度較大。該項制度的實施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餐前保障,可以避免價格欺詐、價格糾紛發生。
“這樣游客就能明確知道自己吃喝的種類和數量,價格能接受他就簽字,不合適再調換菜品,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李家臺日出漁家大院的安豐常說,雖然操作上多了一個環節,但他非常贊同。
目前,山海天民俗餐飲經營業戶有1266家,2000余家正常經營的餐飲經營單位。該項制度實施前,山海天組織召開了餐飲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價格政策提醒告誡會,分5批對全區餐飲單位1500余人開展了集中培訓,同時印制了《山海天旅游度假區餐飲業價格行為規范》(簡稱《規范》)承諾書3000份,經營戶簽名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
山海天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餐前價格確認”制度是對餐飲業明碼標價行為的進一步精細規范,是山海天不斷探索促使旅游市場環境向好發展的措施之一。除了《規范》要求,他們還會不定期對餐飲經營業戶進行明察暗訪,“凡被消費者投訴,商家提供不出經消費者簽名的點菜單,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重點查處。”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