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莒縣經濟“季度報”,有怎樣的風采躍入眼簾?
是點燃投資“新引擎”、跑出發展加速度。1—8月份,莒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今年以來,新簽約落地項目2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23個、過5億元項目7個、過10億元項目6個。總投資75.7億元的13個項目集中開工,百項重點工程扎實推進。
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今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總量達到225家。骨干企業發展勢頭良好,1—8月份,工業用電量17.16億千瓦時,增長13.38%;產值過億元企業36家,納稅過千萬元企業27家。
是外貿勢頭好、動能底氣足。1—8月份,全縣完成貨物進出口總值66.39億元,同比增長45.3%。其中出口21.14億元,同比增長2.0%;進口45.26億元,同比增長81.3%。
穩,來之不易;好,加倍奮斗。穩中向好,彰顯出的是莒縣經濟的韌性和厚度;是莒縣干群奮力拼搏的真實寫照;更是莒縣咬定發展不放松,堅定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振興工業頭號戰略的決心和信心。今年以來,莒縣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自選動作”頻頻出臺。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幫助民營經濟做得壯壯的、香香的,莒縣在營商環境上下足苦功。今年以來,莒縣在全市率先實行施工圖數字化審查,第一個制定并實施了規劃許可豁免清單,改革力度更大、范圍更廣;所有審批事項實現100%網上申報,網辦率達90%以上;實現了全程幫辦代辦,建立了“保姆式”服務機制,今年先后為30多個重點項目全程提供“一對一”無償代辦幫辦服務;委托下放9項行政許可事項至鄉鎮街道實施,群眾辦理的高頻事項基本實現“就近辦、多點辦”。
減負降本再加碼。上半年,莒縣財政撥付資金11194萬元,用于支持企業產業獎補、股改掛牌等項目,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活力;累計減免稅款19889萬元,緩繳稅款3598萬元,減免企業養老保險9620萬元,減免租金133萬元,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開展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實現擔保貸款金額49300萬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政策“硬菜”更對口。落實招商引資、振興工業“雙十條”政策資金1.38億元。修訂完善《莒縣振興工業扶持辦法》, 突出扶優扶強、產業鏈培育、新舊動能轉換、企業創新扶持四個方面,推進振興工業戰略實施;根據山東省十強產業和日照市特色產業集群相關政策,結合該縣產業基礎和發展實際,組織編制傳統產業發展規劃,整合優勢資源,完善產業發展鏈條,推進轉型升級,實現“老樹發新芽”。
“軟”環境好了,“硬”投資來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02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04個,同比增長52.5%。其中,億元及以上項目190個,比上年同期增加77個。莒國古城、水利會戰等重點項目充分發揮其支撐拉動作用,全縣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投資總額的74.7%,十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占投資總額的22.9%。
不僅固定資產投資有質量,外貿進出口也持續發力。10月10日,山東文正衣品9710跨境電商業務通關放行,是莒縣企業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到企業和出口到海外倉擴大試點以來首次破題,作為全市首票業務,開啟了日照市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的新模式。外貿企業逆風“出海”的背后靠得是相關部門的保駕護航,莒縣縣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成立外經外貿工作組,建立外貿、外資、外經貿企業日調度制度,重點針對有出口實績的148家企業,落實領導干部包聯企業責任制,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為企業搭建“融資鵲橋”,紓解短時資金荒……穩外貿,底氣還來自市場的不斷挖潛。莒縣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新增外資企業3家。12家企業加入市“三同”促進聯盟,全市“三同”產品進萬家活動在莒縣啟動。
2020年收官戰在即,莒縣經濟正以加速跑、趨向優的態勢沖刺四季度,為打贏收官戰蓄積創造新的更大發展動能。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管玉杰 通訊員 張建鋒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