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敢回來當村書記,你膽子可真大!”離鄉30年,剛剛上任嵐山區巨峰鎮巨峰三村黨支部書記的徐田忠,得到的卻是群眾的一陣數落。
“徐書記來了真好,村里有了主心骨,發展有了新活力。”僅僅過去5個月,村民幾乎異口同聲。
“既盼又怕,群眾的心理我都明白。咱既然當上這個書記,就得踏踏實實為群眾服務。”10月22日,記者見到了徐田忠,多年的遺留問題讓巨峰三村成為在市里掛號的軟弱渙散村之一,但問題不能一直積攢,12年的當兵經歷讓他從進村的第一天開始,就想著再難也要同村民一起,將村里的“疙瘩”一一化解。
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是大抓基層基礎的戰略之舉,是鄉村振興的務實舉措。聚焦解決影響基層黨組織的突出問題,巨峰鎮精準施策,綜合治理,狠抓落實。截至今年9月,該鎮巨峰三村、官家湖村、韓家溝村、后山北頭村4個村已全部完成整頓,該鎮也在全市率先實現掛號軟弱渙散黨組織清零。
逐村“過篩子” 找問題查原因
村看村,戶看戶,發展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
“領頭羊”怎么選,到哪里選?“選支書,眼光得瞅著四面八方,要把優秀的黨員選拔為支部帶頭人。”巨峰鎮黨委書記牟向陽說。
于是,該鎮將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定為村班子分析研判月,召開專題會議,通過走訪座談黨員干部群眾、實地察看村莊建設、組織“會診”等方式,全面掌握班子工作運行情況,逐村“過篩子”分析研判。該鎮積極排查各村能人,想方設法回引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干部、復轉軍人、在外創業企業家等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針對4個村班子不健全的問題,巨峰鎮黨委堅持科學的選人用人導向,研究制定整治方案,通過多途徑考察人選充實支部,把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工作作風硬、辦事能力強的干部充實到村黨支部,選出了一批樂于奉獻、真心實意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當家人”。
同時,針對各村存在的不同問題短板和原因癥結,制定了“一村一策”整頓工作方案。
選一個好班子 建一個強支部
變山變水先變人,變人先變帶頭人。在軟弱渙散村整頓中,巨峰鎮突出配強班子“班長”,把最適合的人放到最需要的崗位上去。
10月15日,在官家湖村挖掘機響起轟鳴聲,該村被私人“侵占”的小巷正逐一打通,望著被機器推倒的斷壁殘垣,村民們卻高興地說:“巷子通了,方便又好看。”
原來,由于多年的規劃機制問題,官家湖村的多個胡同成為了各家的“私人用地”,巷巷不通成為了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大難題,該村新任命的黨支部書記李松上任后,決心讓“巷巷通”成為現實。面對有些村民的不解與阻撓,他悉心說服,如今村里的巷子正逐條打通,既方便出行又美觀整潔。
啥事都以村民的便利為主,讓老百姓安心。更讓老百姓佩服的是那些堅持原則,為了維護集體利益、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絕不退讓的干部。“這屆領導班子辦事果斷,公正。”同樣作為此次軟弱渙散村整改之一的官家湖村村民,談起現任的村兩委班子,評價頗高。
“一個村,130余戶人,11個姓,村民的意見總是多而雜……”曾經的韓家溝村村委“派系”嚴重,黨組織制度難以落實到位。通過任命新考選原新嵐山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財金集團)派駐趙家村的第一書記尹峰為韓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新書記上任后即組織兩委成員談心談話,明確各位“兩委”成員的工作職責,理順該村急需解決的工作事項,有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個人職責,兩委成員各司其職,也將村內事務公開,百姓也有了主心骨。
支部有戰斗力 村莊發展有奔頭
“村里的茶園納入了‘智慧茶園’管理,同時還入股‘眾籌項目———薄家口干茶加工示范園區’,通過分紅,增加村集體收入。”今年,充實了一名支部委員的后山北頭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更強了,前期通過多方考察,成立了合作社,進一步做大做強了村集體經濟。
后山北頭村的黨支部戰斗力強,村集體經濟變強的故事在巨峰鎮軟弱渙散村整治中并不是個例。巨峰三村在村班子調整后積極摸排村里遺留的問題,逐步理順合同賬目,充分挖掘利用鎮駐地位置優勢,租賃222省道兩側綠化帶,村集體每年增收6萬元左右;官家湖村對村內坑洼路面進行平整,將村內閑置場地進行租賃,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鎮紀委、財政、經管等部門,幫助理順、解決韓家溝村歷史賬目問題,回購原扶貧項目,積極對接阿尚水產,帶動村民創收,促進集體經濟增長,大力發展茶園經濟培育主導產業,探討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不僅如此,巨峰鎮黨委通過組織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專題培訓,為各村發展提供思路,目前軟弱渙散村中,后山北頭村已經率先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其他3個村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正在推進中。(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季平 通訊員 王 靜 賀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