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到二〇三五年的發展藍圖,為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連日來,市工信系統迅速掀起學習熱潮,把握發展大勢,謀劃發展大局,將全會精神與工信工作緊密結合,精準識變、主動謀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十四五”時期,我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將深入推進“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實施“9+3”重點改革攻堅行動,落實“六穩六保三促”,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構建高級化、現代化先進制造業體系,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為全市工業現代化體系構建“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重要標志。力爭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
抓重點培骨干,筑牢“工業強市”戰略支撐。發揮我市沿海臨港優勢,抓好先進鋼鐵制造基地、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建設,以高端鋼材、新能源汽車、綠色化工為支撐,全面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融合,向縱深高質量發展。其中,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將以精品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發揮山鋼、日鋼集聚引領作用,做強“特精高”產品、打通“產用貿”鏈條,打造世界一流沿海先進鋼鐵制造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鋼鐵制造業產值達到3500億元。
突出創新引領,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大力發展人工智能、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大人工智能與現代優勢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力度,推動工業技術體系、生產模式等重大變革,加快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的戰略性轉變。力爭到2025年,全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產業基礎雄厚、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良好、持續發展強勁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基本實現“工業強市”目標。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全市工信系統將找準“十四五”發展的方向感、發力點,牢牢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機遇,奮力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開創新未來。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裴穎 通訊員 李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