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1:50,五蓮一中高一 23班張姍姍來到學校第三餐廳,刷卡打了一碗雞脯丸子菠菜湯、一條黃花魚和一個饅頭,然后在餐廳一角坐下來。“菜湯剛好不燙嘴,饅頭還熱乎乎的。”嘗了一口菠菜湯后,她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五蓮一中第三餐廳是今年11月中旬剛剛啟用的新餐廳。為做好冬天食堂飯菜的“保溫”工作,該校新購進了13輛電動保溫車,每輛電動保溫車配備5個錚明瓦亮的不銹鋼份子盒,不同的份子盒里盛的是剛炒好的各種菜品,確保了菜品恒溫。
近年來,五蓮縣教體局把讓學生吃上衛生、安全、營養、熱乎飯菜當作“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點內容來抓,在加大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行食材統一集中采購、科學配制“營養餐”和實施“明廚亮灶”工程的同時,針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實際,堅持“保溫”與“控時”“限時”“錯時”并重,全力做好食堂飯菜的“控溫”工作,讓學生都能吃上熱乎飯菜。
在五蓮一中,除電動保溫車外,第一餐廳還采用了電熱板保溫,即通過鋪設電熱爐絲,給盛放飯菜的不銹鋼餐盒加溫,使餐盒溫度保持在五六十度。街頭初中則通過安裝和開啟食堂空調,推遲飯菜出鍋(籠)和延時進入出售區時間的方法“保溫”。
五蓮縣實驗幼兒園的做法很精致:嚴格控制飯菜制作時間,通過“控時”確保分餐時分給每名幼兒的飯菜溫度剛剛好。該園一位幼兒家長在一次陪餐后對此舉大加贊賞,“今天我才知道,一杯蔬菜汁從入杯子到幼兒入嘴的時間和溫度,都是精心計算過的,保證讓孩子喝到的每一口蔬菜汁都剛剛好……”
與縣實驗幼兒園不同的是,叩官鎮幼兒園由于還要負責對轄區內三所“村園”統一配送午飯。為此,該園飯菜配送負責人林西昌,每次出車都先在中心園裝好9個保溫桶,10:50準時出發,依次到3處村園配送飯菜。正常情況下,約11:35就配送到了最后一處村園,配送時間限定在45分鐘之內,確保飯菜送到孩子手中時依然熱乎乎。
位居縣城的洪凝街道中心小學針對就餐學生數量多的實際,則采取了“錯時”就餐制,即從11:20至11:50期間,先讓一至三年級學生到食堂就餐;11:50后,再讓4至6年級學生就餐,通過“錯時”,縮短食堂人員分餐時間,保證了飯菜溫度。(通訊員 何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