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日照審批給力,今年鐵定沒法開學了!”12月10日,神州天立高級中學校長吳強激動地與前來回訪的審批人員交流著。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在為一張辦學許可證愁得團團轉。
今年7月,吳強向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出辦學籌設批復申請。按規定,辦理籌設批復必須提交房產證明,但學校的房產證明卻在1個月后才能批復,“今秋的招生計劃眼看要‘泡湯’!”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吳強來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天立高級中學是五蓮縣招引的重點項目。吳校長說明來意后,市行政審批局迅速成立審批工作組,派出重點項目幫辦代辦專員跟進解決問題,主動找不動產和教育部門協商溝通,加強市與區縣聯動,將“容缺受理”升級為“容缺辦理”,為辦學許可證的申辦創造了便利條件。
“法定90天的業務,10天辦結,我們在全國有近40所學校,這樣的效率還是第一個!”吳強激動地說。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中高考都改至7月中旬集中進行,全市教育系統人員全部在一線考場配合考試工作。然而,辦學許可證辦理過程中需要專家現場踏勘環節的時間與考試時間沖突,如何協調抽調專家到現場踏勘成了難題。但中高考結束后,隨之而來的是學校黃金招生時間點,若沒有許可證就不具備招生條件,損失不敢想象!
“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為群眾解難題!”考慮到情況特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幫辦專員喬嫣多次周轉在各相關部門和業務科室之間,想方設法進行協調,有時一天要多次往返五蓮縣與市區。在審批服務人員和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終于在高考結束當天下午,完成了專家現場查勘。“日照城市不大,但政府服務效率絕對能媲美北上廣等大城市!”吳強說,日照的審批人員都像辦事單位的“編外人員”。
心里裝著群眾,將心比心當群眾貼心人。市行政審批局服務人員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完成了從“政府思維”到“企業視角”的轉變。近年來,日照扎實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先后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0條”“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0條”“信用體系建設32條”等一系列有力舉措,全市營商環境總體有了很大提升。循著這一思路,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聚焦流程再造,堅持以企業群眾獲得感為工作“金標準”,先后推出368項政務清單實現全市通辦;74項主題、103個服務場景的高頻審批事項“打包辦”、“拿地即開工”、電子“兩證”應用等利好措施,真正讓企業群眾少跑腿、辦多件事。
如何實現營商環境大飛躍,日照一直在對標先進找差距、抓落實,而優化營商環境的故事則一直在繼續。8月31日,日照推出第二批全市通辦事項110項,8月26日在全省率先推出各級各類市場主體全市通辦,申請人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不再受經營地點和登記機關層級限制,可在任一市、區縣行政服務大廳申請辦理,全市至少20多萬市場主體因此受益。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