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日照舉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線上簽約,其中,嵐山區線上簽約6個項目,總投資達37.6億元,涵蓋交通基礎設施、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產業、現代高效農業等領域。
發展靠項目。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瞄準“高精尖”,完善產業鏈,正是來源于嵐山區委、區政府在“招什么”“引什么”上明晰的思路——
“我們要招商,更要選商!”為此,按照集聚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的思路,嵐山區“開年大會”聚焦招商,將依托嵐山的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選那些產業層次更高,產業鏈條更長的“良商”。
“招商引資,關鍵要看你的腳底板子快不快,與客商的心貼得緊不緊。”嵐山區招商投資促進中心主任侯鵬坦言,在這樣的招商共識中,區級領導領銜招商,區直部門、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主攻招商、專業人員駐點招商、企業以商招商……嵐山,動起來了!
為提升項目招引質效,該區在“摸清家底”中精準定位,結合全區總體布局和各鎮域發展特點,花大氣力繪制重點產業“招商圖譜”;成立先進鋼鐵制造產業、現代高效農業、外資外貿等8個招商專班,集聚全區之力,向世界500強企業,向綠色環保、新科技等有助于提高發展質量、有助于轉型發展的企業拋出“橄欖枝”。
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嵐山正用速度與力度,跑出來一個投資興業洼地——
堅持駐點招商和小分隊招商相結合,積極發揮上海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作用,探索開辟廣州、深圳、川渝等招商引資新陣地;積極促進已落地企業引進合作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圍繞發展壯大特色園區,重點開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企業招商,引進一批優質項目。
同時,堅持招引渠道和模式再優化,完成從政府到國有企業為招引主體的轉變,嵐山經發集團及各區屬國有企業要高效利用手中資源,加強項目包裝,擴大引資合作。加快各類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把扶持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發展作為基金的核心目標,推動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開啟“基金招商”“金融招商”的新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1月5日-15日,該區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先后奔赴上海、深圳、浙江等地招商70余次,接待來訪客商70次,匯總有效線索60余條。
新常態下的招商,既要拼政策、拼資源,更要拼服務、拼環境。
1月6日,青島華美家紡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中樓。談起項目落地,青島華美集團總經理孟慶鵬感慨良多,“中樓鎮黨委政府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所做的選址、規劃、員工招募等項目落地要素保障服務,堅定了項目落地的信心。”
觀一隅而知全局。為優化營商安商環境,該區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繼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促進作用,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導產業,撬動高新技術、重大項目落地;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務全鏈條,提高政務服務效能。
此外,為構建構建更加親密的“親清”政商關系,由區紀檢監察部門牽頭,對嚴重影響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件公開曝光、一查到底,努力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面優質服務和有力保障。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