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在東港區濤雒鎮丁家營子村,326戶村民約定俗成: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都不能大操大辦。
移風易俗,開頭最難。2021年,丁家營子村紅白理事會成立,恰逢村民丁元存家要辦喜事,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丁立波立即帶著村“兩委”成員,心情忐忑地走進丁元存家做工作。
“村里其他人都沒這么辦過,咱開這個頭會不會被人說三道四,是不是沒面子?”丁元存顧慮重重。原先村里辦喜事要“大吃三天”“大辦五天”,耗費不少的財力物力。經過反復斟酌,丁元存決定成為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套流程下來,只用了兩天,從原來的每天花費上萬元到總共花費一兩萬元。
“省錢、省時、省力”。新風吹進心田,喜事新辦讓村民看到了移風易俗的好處?!皬那颁亸埨速M的觀念逐漸被文明新風取代,村民也從要‘面子’變為了要‘舒心’。”丁元存說。
為了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丁家營子村還實行了黨員代表聯系戶工作方式,一個黨員分包6至7戶,以自家親戚為主,黨員起好帶頭作用,給每家每戶講政策、做工作、作表率。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
東港區在全區397個村、4個村改居、61個城市社區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并鼓勵有條件的村居社區為群眾提供禮儀慶典宴會場所和服務,涌現出沙墩村喜事新辦便利卡、東南營村紅白理事會等10余個工作樣板。
一場場熱鬧的“幸福積分兌換表彰大會”,時不時在西湖鎮吉祥新村荻竹澗一村黨群服務驛站舉行。今年8月份以來,以好習慣兌換好積分的文明行動在后村鎮興起,10處“曙光積分超市”陸續啟用。
這正是東港區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讓文明之花全面綻放的生動實踐。該區將移風易俗專項治理與精神文明創建、鄉風文明等工作結合起來,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下的“美德信用積分超市”。村民可以利用志愿服務、門前三包、孝老愛幼等獲得的積分,換取生活用品。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家園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移風易俗,建設和美鄉村。
東港區還把倡樹美德健康新生活和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等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市民公約。目前,共有2000余名志愿者參與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惠及群眾3萬余人。
在后村鎮,東小曲河村、杏坊村、竹田新村等將移風易俗標語繪制成文化墻,融入鄉村街景;在陳疃鎮,東陳疃、卞家莊、南鮑疃等村將移風易俗納入村級文化惠民演出,將婚事新辦的生動典型案例“搬上”舞臺,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如今,走在東港區,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撲面而來,裝點著青山綠水,沁潤著群眾心田。(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徐滕 姚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