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云胸前始終佩戴著一枚黨徽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郡媛/文 路杰/圖
孫青云,五蓮縣人,1988年出生,最讓他自豪的有三件事情:曾是一個兵!是一位共產黨員!創辦“憶清云”品牌!
12月12日,記者在“憶清云”火鍋店見到品牌創始人孫青云時,這枚閃亮的黨徽最先吸引了記者的視線。
2004年,孫青云參軍入伍,成為陜西武警總隊的一員。也正是長達五年的這段軍旅生涯,讓孫青云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
2007年2月12日下午3時30分左右,諸城市王家店鄉村民劉哲和年僅12歲的兒子劉學義走完親戚,騎摩托車返回,行至40余米寬的漢車大河橋上,因橋面有冰雪,在躲避迎面而來的大卡車時,不慎連人帶車翻入冰冷的河水中,被卷進一個巨大的漩渦里。
這時,從五蓮縣許孟鎮許孟村開車到諸城市呂標鄉洼里村走親戚的孫德武、孫青云父子,正巧路過此地。看到這一險情后,孫青云立即踩住剎車、打開車門,顧不上脫衣服,縱身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當孫青云將劉哲父子二人安全救上橋面后,他卻因穿著棉衣,體力消耗較大,休克后被河水沖到距離橋面五六米遠的地方。隨著棉衣的不斷浸水,孫青云的身體不斷下沉……在橋頭上負責接應的父親孫德武看到后,跳進河中,游到孫青云身邊,艱難地將其拖出水面,并在橋邊過往行人的幫助下,將孫青云安全救出。
經過醫護人員連續10個多小時的搶救,孫青云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孫青云獲得全軍二等功獎章。
除了救人,孫青云還曾在外出采買東西時,獨自一人徒手制服幾名持刀歹徒。他的熱心腸帶給他最多的,便是身上的刀疤、傷痕。
作為家里的獨子,孫青云的父親孫德武怕了,強烈要求孫青云回到家鄉。
為了讓父親和家里人安心,2009年,孫青云選擇退役,回到日照。
孫青云放棄分配,選擇不給政府添麻煩,自主擇業。
他做過三年駕校教練,開過幾年冒菜館,最終在2018年,下定決心開了現在的“憶清云”火鍋店。
“當時正巧遇見現在店里的副總,他干了20多年的火鍋店,比較有經驗。”孫青云笑著說,“自己本身喜歡吃火鍋,正巧碰到領路人,一拍即合。”
為了讓日照市民吃到正宗的重慶火鍋,孫青云特意跑到四川待了一個月,最終學到了正宗的底料配方。
“回來后,我在家待了三個月,一遍一遍的研究、嘗試,為了中和本地人的口味,把原有的配方減麻減辣,也浪費了不少食材。”孫青云告訴記者。
底料這個“核心”有了,第一家“憶清云”火鍋店也在五蓮順利開張。
隨后,山東路店、石臼店、蘇寧廣場店也順利開業。
本以為一路順風順水,但在今年7月份,孫青云也遇到了一個困境。
“今年豬肉一路上漲,導致其他食材進貨價也跟著變動,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是虧本的。”孫青云說,是在保證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用質量一般的食材,還是堅持原品質提高價格,他考慮了很久。
“最終,我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決定在維持原來食材品質的基礎上,價格不變。”孫青云撓了撓頭說,“我畢竟曾是一名軍人,昧良心的事不能做。”
這樣的決定,也讓孫青云每家店面的整體毛利下降了20%。
能讓孫青云堅守初心、誠信經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父親孫德武。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父親在老家許孟開了一家驢肉館,那會很多打掃衛生的、要飯的都會來店里討口水喝、要個餅吃,我父親每次都很熱情地招待他們。”孫青云回憶說,“父親做了一輩子的餐飲,經常和我說要與人為善,他用他的善良教會了我很多,我也要把這種好品質傳承下去,不能給他和部隊丟臉。”
正是因為性價比高、服務好、味道棒,“憶清云”火鍋店在日照越來越受歡迎。
談起未來的打算,孫青云告訴記者,在保證高品質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服務質量,爭取走出日照,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