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嵐山農商銀行走進嵐山頭街道辦事處,開展了以“守護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非”宣傳專題講座,從《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山東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解讀,到典型案例的介紹,特別是非法集資的特點、表現形式和常見手法的講解,讓群眾切身體會到“防非”的重要性。
而這,也僅是嵐山農商銀行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利用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和多部門聯動,持續開展“防非宣傳進機關”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從招商投資、合作集資、境外投資,到“虛擬貨幣”“電子商務”“綠色轉型”……新業態、新概念包裝下非法金融活動,在互聯網的加持下,迷惑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危害也更大。
如何讓“防非”宣傳與時俱進、讓更多群體了解“防非”知識?“防”與“打”兩手都要硬、兩手都要抓才是關鍵。
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非法金融活動也在不斷更新迭代,特別是在互聯網加持下,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及非正規APP逐漸成為非法金融活動傳播新渠道,從源頭上打擊犯罪分子的違法行為,對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懲處,形成有效的震懾效應。
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范意識。傳統的宣傳教育難以有效吸引群眾,“防非”宣傳也要與時俱進,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渠道宣傳非法集資的風險和危害,讓“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集體潛意識,促使廣大公眾自覺抵制非法集資活動,提高整個社會防范非法集資的能力,最終實現非法集資治理的根本目的。
發揮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的治本功效,需要所傳播的信息能夠被大腦認定為重要信息或一般性信息。那么什么樣的宣傳方式才能達到這一要求?
充分運用“了解、勸服、決策、證實”四階段傳播基本規律,清除認知誤區。防范非法集資宣傳要用好大眾媒體,在重要時段發布防范非法集資公益廣告,在相關欄目普及金融知識,拓寬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的廣度。同時,還可借助志愿者的人際宣傳優勢,將非法集資的危害鮮活地展現出來,切實提高人民群眾防范非法集資的意識和能力。
健全多元化宣傳引導機制。通過開展宣傳月、集中宣傳日等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持續掀起宣傳高潮,鑄就一批深入人心的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品牌。
聚合多方力量構建專群一體宣傳體系。通過政府引導、相互促進、自我激勵的方式,把人民群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主動性調動起來,引導人們相互扶持、同心協力踢走非法集資這條共同富裕路上的“絆腳石”。
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參與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的熱情。鼓勵廣大人民群眾以視頻、短信、娛樂節目等方式,積極參與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借助專業力量,把深奧的金融知識淺顯化,把枯燥的防范非法集資技能生動化,把復雜的非法集資騙術直觀化,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愿知道、想知道、真懂得的問題。
非法金融活動是一個危害群眾利益、關乎穩定大局的社會問題,做好“防非”“打非”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