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一年青草綠,清明節如期而至。
記得小學的時候,每到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掃墓。蒼松翠柏下,班干部將花圈敬獻到烈士墓前,老師和革命老前輩講述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莊重肅穆,終生難忘。
有人說,清明就是中國的感恩節。仔細想來,不無道理。清明是一個聯通家國的通道,安放著不同人的真情實感,塑造著時代的文化景觀。
清明,讓我們學會銘記。“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戍國衛士、消防戰士、基層干部等“時代英雄”在負重前行甚至獻出生命,他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追憶和尊重。
清明,讓我們傳承文化。這一天,有人不顧山高路遠返鄉祭祖,有人千里迢迢只求葉落歸根,村里年紀再大的人,只要能走得動,也會顫微微地拿把鐵鍬,去祖墳上培培土除除草。還有網上祭祀、敬獻鮮花、音樂追思、撮土追思等形式“清朗”的祭祀活動,都讓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民族精神得以延續。
清明,讓我們心生感恩。每到清明,如果時間允許,我都是回家探親,和母親一起挖薺菜或者做青團,拉著家常,在母親耳提面命的教導中重溫家訓、體悟家風。無論走到哪里,故土家園永遠是不變的精神根脈,家庭親情永遠是最深沉的精神依戀,沒事常回家看看,抽時間多陪陪家人,因為孝心無價,親情無價。
清明,讓我們重整行裝。清明時節,草長鶯飛,生機盎然,春光里散發著尋春探春賞春的歡樂氣氛。清明小長假,不少人選擇外出郊游,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祓禊、蕩秋千、放風箏,領略美景,在青山綠水間休憩身心,親近自然、感悟人生的厚重內涵,讓心靈得到洗禮。
清明,讓我們蓄能前行。清明是追思過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來的遙望。它一頭連著過去,見證了祖先、先烈的付出;一頭連著未來,教會我們讓我們在慎思追遠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汲取精神的力量。因為祭奠先人的最好祭品,是時時總會記起的淡淡思念;悼念先人的最佳方式是更好去愛身邊的親人。
不忘來路,銘記歷史;莫負春光,面向未來。在清明這個陽光明媚、生機蓬勃的美好時節,讓我們深植著共同的家國情懷,點燃心中的追夢激情,用奮斗的姿態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