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通訊員 盧立平
轟鳴的機器為鼓點,林立的塔吊作戰旗,忙碌的園區、嶄新的社區、豐收的田野……金秋時節,東港處處上演著上項目、抓產業、惠民生、謀發展的強勁“脈動”。
8月26日至27日,一個普通的雙休日,東港區科學發展觀摩推進會議召開。區級領導班子成員及各鎮(街道)、區直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觀摩團,深入到各鎮(街道)項目建設的一線進行了觀摩,并在觀摩后進行測評打分。
這是一次科學發展的集中檢閱,更是一次提振活力的沙場點兵。
這次觀摩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比項目、找差距、賽干勁、促發展。
一天半的時間,36個觀摩點,從園區發展到項目建設,從企業生產到黨建工作……在這片發展的熱土上,既有群峰、又有高山。
在山東太古飛機工程項目現場,建筑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作為后村鎮重點空港項目之一,總投資達4.5億元,13天清表,不到5個月完成培訓樓、公寓樓、餐廳樓40%;
走進維多利亞步行街,就像走進了一個文化味十足的風情街,精美的燈飾裝潢、靚麗的道德文化公益廣告牌、一流的服務質量,讓人想不到,幾個月前這里還是臟亂差比較嚴重的城市瘡疤……
“感覺是一步一個驚喜,一處一份觸動,真的感覺到等不得、慢不起……”這是與會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數字顯示,目前已儲備項目234個,計劃總投資1400億元,其中新舊動能轉換項目175個。
“雙十增長、躋身百強”,這既是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放眼全局謀突破所確定的五年奮斗目標,更是面對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殷切期盼,所作出的莊嚴承諾。
俗話說,五年看頭年,開局最關鍵。東港區已經交出了首張答卷:1—7月份,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進出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11%、14.1%、64.9%,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特別是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高出83.4個百分點。
區委書記王世波多次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東港是駐地區、主城區,全市的發展布局就是東港最大的發展優勢。
在“市區一體”的定位指導之下,東港區應時而動,“三個園區”“兩個商圈”的發展框架已經清晰。
服務園區、服務企業就是服務東港、發展東港———這,已經成為東港區上下一致同心的共識,解放思想、創業作為的動力。
在日照市國豐遠大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內,一期主廠房正在施工,短短三個月的功夫,鋼制框架主體已經裝配完畢。“為了項目早落地,我們要不遺余力!”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首次來調研時說過的一席話仍縈繞耳畔。
項目尚未正式落地,東港區相關部門與香河街道就提前靠上,積極開展選址、擬定方案等工作,項目落地后,香河街道工作人員全程泡在現場,從清障到協調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以及幫辦各種手續,為項目建設開啟了一條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長宋代元坦言,正是有了19天就完成騰空的“東港效能”,才有了項目落地建設的“國豐速度”。
觀摩中,好多商家表示,要介紹更多的客商來東港興業,爭取把東港建成開放程度更高、產業創新型更強的新興城市。
從細節入手,為投資者排憂解難,主動服務項目建設已經成為東港的崛起之本。
園區突破、項目推進,考驗著發展成效,也考驗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從今年上班第一天開始,東港區便啟動了“強作風樹新風促發展”活動,區委、區政府設下競技場,11個鎮(街道)就是11條競技跑道,67個部門單位就是67個比賽選手,從區級領導干部到單位一般人員,再到村居黨員干部,橫下一條心,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17條工作線、120多個重點項目,比著、賽著往前推進。
在中國(日照)現代林業科技示范區項目現場,南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濤貓著腰穿梭在花木叢中,這位33歲的年輕干部上任不到兩天,胳膊就被曬禿嚕了一層皮。
跟楊濤一樣,東港區有18位剛剛被提拔到領導崗位的80后干部全部走進鎮(街道),從事服務農業、民生和項目推進等一線工作。正如區委書記王世波在年初經濟工作暨作風建設會議上所講:我們就要形成一種用人導向,在工作任務最艱巨、情況最復雜的環境去發現干部、培養干部、錘煉干部。
此次觀摩活動不僅是一次項目建設的“成果展”,更是一場加快東港區新一輪發展的“總動員”。
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東港區正步入產業集聚加速形成、產城成長步伐加快、開放創新釋放新動能、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社會民生持續改善的發展快車道。但毋庸諱言,從橫比來看,在許多方面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需要持續改善。
現場觀摩結束后,東港區召開總結會,分享發展亮點,分析經濟形勢,點評項目、統一思想、傳導壓力。
“為什么我們支撐經濟發展的新項目、大項目不多?為什么有些地方工作平推平擁,創新型的工作沒有破題?……”總結觀摩會直面問題,一連串的發問,讓與會人員坐不住,而隨后公布的今年工作測評成績,更是讓大家流了汗。
“工作抓與不抓不一樣,真抓與不真抓不一樣,這次成績的落后,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河山鎮在此次測評中位列全區各鎮(街道)末尾,壓力前所未有。
“壓力不能單純掛在臉上,要壓在肩上,刻在心里。”河山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召開“自查會”,分析原因,查找癥結,黨政領導班子紛紛表示,要放下包袱,迎頭趕上,打好翻身仗。
“全區上下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進一步強化項目意識,精準發力、奮力攻堅,加快推進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確保開局之年的首戰勝利,為實現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場觀摩后的總結會向全體干部發出了“動員令”。
信心在觀摩中得到提升,思路在觀摩中實現統一。各鎮(街道)、各部門迅速動起來。
南湖鎮組織領導干部帶著問題,深入到13個重點項目現場進行“會診”,現場排查項目推進慢的癥結,觀摩會結束第三天(8月29日)就與日照耐霞中藥材有限公司簽訂了萬畝中草藥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陳疃鎮梳理全區“靠后”的工作,逐項明確整改責任和分工,并組織到其他鎮(街道)進一步發現差距、學習工作經驗;
區住建局組織各科室到鎮(街道)項目建設現場為自己“挑刺”,對工程推進中存在的困難進行現場辦公……
放眼東港,壓力、動力正積蓄出巨大的潛能,助推東港區實現新一輪的闊步發展。
(本報通訊員 喬祥明 盧娜 攝)